
《俄罗斯》第1课时教案 学科 初中地理 年级册别 七年级下册 共1课时 教材 人教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俄罗斯》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包括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首都以及自然环境的特点。教材通过地图、图表和文字描述,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俄罗斯的基本情况。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后续学习俄罗斯经济、文化等内容的基础,有助于学生建立对俄罗斯的整体认识。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一定的基础,但对俄罗斯的具体情况了解较少。他们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通过地图和图表获取信息。然而,由于俄罗斯的地理特征复杂多样,学生在理解俄罗斯的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和人口分布的影响时可能会遇到困难。因此,教学中需要通过直观的图表和生动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同时,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较高,可以通过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此外,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更多的互动和实践机会,以增强学习效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课时教学目标 区域认知 1. 能够运用地图描述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 通过读图分析,了解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和河流分布。 综合思维 1. 能够根据地图和资料,描述俄罗斯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2. 分析俄罗斯的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和人口分布的影响。 地理实践力 1. 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关于俄罗斯自然环境的探究任务。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俄罗斯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 人地协调观 1. 理解俄罗斯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2. 通过案例分析,认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2. 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和河流分布。 3. 俄罗斯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难点 1. 俄罗斯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和人口分布的影响。 2. 俄罗斯高纬度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 俄罗斯的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合作学习法、综合分析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地图、学具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视频展示 (1)播放一段关于俄罗斯的视频,介绍俄罗斯的基本情况。 (2)提问:同学们对俄罗斯有哪些了解? (3)展示俄罗斯的面积数据,强调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4)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俄罗斯会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5)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及其影响。 (6)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读图分析 (1)展示世界地图,指出俄罗斯的位置。 (2)引导学生观察俄罗斯的半球位置、经纬度范围。 (3)提问:俄罗斯位于哪个半球?跨越哪些经度和纬度? (4)展示俄罗斯的地形图,指出主要地形区和河流分布。 (5)提问: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有哪些?主要河流有哪些? (6)引导学生总结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1. 观看视频,初步了解俄罗斯的基本情况。 2. 回答教师的问题,分享自己对俄罗斯的了解。 3. 观察地图,指出俄罗斯的位置和经纬度范围。 4. 观察地形图,指出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和河流分布。 评价任务 1. 地图识别: 2. 地理位置描述: 3. 地形区识别: 设计意图 通过视频和地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俄罗斯的基本情况,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探究一:俄罗斯的地理位置 读图分析 (1)展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图,引导学生观察俄罗斯的半球位置。 (2)提问:俄罗斯位于哪个半球?跨越哪些经度和纬度? (3)展示俄罗斯的经纬度范围,指出其纬度和经度特点。 (4)提问:俄罗斯的纬度范围是多少?经度范围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