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节 遗传信息控制生物的性状 第二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1课时 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讲述地下工作者在战斗中破译敌特的电报密码,获取了重要信息,使敌特遭受沉重打击。电报是19世纪30年代发展起来的通信技术,电报密码被用来替代文字或数字远距离传送信息。科学家在破译遗传密码的过程中是不是借鉴了电报编码的思路呢? 课前引入 积极思维 谁引领了遗传密码的破译? 实验证据 1961年克里克实验 课本p70 实验材料:T4噬菌体 实验过程:增加或删除1个/2个/3个碱基,观察是否能正常产生蛋白质。 支持遗传密码中3个碱基编码1个氨基酸。 实验结果: ①增加或删除1个/2个碱基,无法正常产生蛋白质; ②增加或删除3个碱基,可以正常产生蛋白质。 实验结论: 积极思维 谁引领了遗传密码的破译? 思考: 分析 克里克研究团队引领了遗传密码的破译工作。他们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在克里克进行遗传密码破译工作的同时,其他许多科学家也在开展遗传密码研究。很快,遗传密码就被破译了。这样,DNA分子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全过程也就清楚了。 细胞质 细胞核 DNA(2nm) (遗传信息) 核孔0.9nm 核糖体 (蛋白质合成场所) RNA 思考:基因主要存在哪里?蛋白质在哪里合成的? 信使 皇帝不出宫 DNA 核糖体 地方官员 核糖核苷酸 1.RNA的组成 C、H、O、N、P 基本单位: 核糖核苷酸 5’ 1’ 2’ 3’ 4’ 元素组成: 一般为单链: RNA的结构单位是什么?由哪些成分组成? A(腺嘌呤) U(尿嘧啶) C(胞嘧啶) G(鸟嘌呤) 种类 mRNA tRNA rRNA 名称 信使RNA 转运RNA 核糖体RNA 功能 结构 示意图 识别并转运氨基酸 组成核糖体 单链 局部形成氢键,部分碱基配对形成三叶草型结构 单链 核糖体RNA(rRNA) 遗传信息传递的媒介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少数RNA还具有催化作用,有的作为RNA病毒的遗传物质 →蛋白质合成的“三剑客” RNA的种类有哪三种?分别有什么样的功能? 种 类 DNA RNA 组 成 成 分 碱基 磷酸 五碳糖 全 称 基本组成单位 空间结构 分布(真核细胞) 特有:T 特有:U 共有: A、G、C 都有磷酸 脱氧核糖 核糖 脱氧核糖核酸 核糖核酸 脱氧核苷酸 核糖核苷酸 多为规则双螺旋结构 多为单链 细胞核(主要) 线粒体、叶绿体 细胞质(主要) RNA与DNA在化学组成和结构上的异同? RNA也是由基本单位———核苷酸连接而成,碱基的排列顺序也能储存遗传信息。 RNA一般是单链,而且比DNA短,因此能够通过核孔,从细胞核转移到细胞质中。 在RNA与DNA的关系中,也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由于RNA中没有T,DNA中没有U,所以U与A配对。 RNA为什么适合作DNA的信使? 思考:DNA的遗传信息是怎样传给mRNA的? 转录 T A T G C A T G A T C G A G C T T A T C A T G A C G A G C T T C A A 3' 5' …… …… DNA上的遗传信息 U A U G C A U G A U C G A G C U U RNA 5' 过程如何呢 遗传信息的转录 结合教材59页的文字,和图2-3-3探究下列问题。 转录的概念? 1 转录的场所? 2 转录的模板 3 转录的原料 4 转录的酶 5 转录的碱基配对方式 6 转录的产物? 7 转录的过程? 8 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U A A A U U C G C A G C G U G C G C T T T G C G T C C 3’ 5’ 5’ 3’ 5’ 3’ (RNA聚合酶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 1. 解旋 RNA聚合酶使DNA双链解开,碱基暴露出来。 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与DNA模板链上的碱基互补配对,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开始mRNA的合成。 2. 配对 新结合的核糖核苷酸连接到正在合成的mRNA分子上。 3. 连接 合成的mRNA从DNA链上释放。而后,DNA双螺旋恢复。 4. 释放 遗传信息的转录的过程 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拟核、细胞质(质粒) 通过 以DNA的 为模板合成 的过程。 概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