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学年第二学期普陀区高三质量调研 物 理 试 卷 考生注意: 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3.本试卷标注“多选”的试题,每小题有 2~3 个正确选项,漏选给部分分,错选不给分;未特别标注的选择类试题,每小题只能选一个选项。 4.本试卷标注“计算”“论证”等试题,在列式计算、逻辑推理以及回答问题过程中,须给出必要的图示、文字说明、公式、演算等。 一 蜻蜓点水 “蜻蜓点水”的字面意思是蜻蜓轻轻触碰水面,蜻蜓“点水”会在水面上形成水波。 1.蜻蜓连续“点水”于平静水面的O处,形成的水波近似看作简谐横波。某时刻(t=0)水波图样如图(a)所示,图中实线、虚线分别表示波峰、波谷。M和N是相邻波峰和波谷上的两个质点,两质点振动的平衡位置均在x轴上。质点M的振动图像如图(b)所示。 (1)若水波的传播速度为v,则质点M、N在x轴方向上的距离为_____; (2)质点N振动的位移y随时间变化t的关系是_____。 2.蜻蜓在水面上“点水”飞行。若蜻蜓沿x轴正向飞行,其水平飞行速度恰好与水波的传播速度相等,且每次“点水”只形成一个向外扩展的圆形水波波纹,则蜻蜓连续三次“点水”后某时刻水波图样(俯视)可能是_____。 二 热气球 热气球主要由球囊、吊篮和加热装置三部分构成,球囊下端有一开口,使球囊内外的气体可以流通,如图所示。热气球在运动过程中,其体积及形状可视为保持不变。 3.一质量为m的探险家乘坐热气球到达离地面h高处,已知地球半径为R,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则探险家与地球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_____。 4.某热气球的球囊容积V=2000m3(球囊壳体的体积可忽略),热气球及人员总质量M=600kg(不含球囊内空气质量),若地面附近的空气温度t0=15℃、空气密度ρ0=1.2kg/m3。忽略燃料燃烧损耗的质量、吊篮和加热装置的体积。 (1)飞行前加热球囊内空气。加热前、后球囊内空气分子热运动的速率分布曲线I、II可能为_____; (2)缓慢加热球囊内空气,热气球刚要离开地面时球囊内热空气的密度为_____kg/m3; (3)该热气球从地面升起,球囊内气温至少为_____℃。 5.一载有物体的热气球悬停于地面上方。某时刻在距地面高为H的O处,将一质量为m的物体相对于地面以大小为v0的速度水平向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和抛出物体受的浮力,热气球所受浮力保持不变。重力加速度为g。 (1)若以水平地面为零势能面,物体刚要落地时的机械能为_____; (2)水平抛出物体后,热气球相对于地面的运动轨迹可能是_____; (3)在抛出到落地的过程中,物体动量变化量的大小为_____。 三 云室 云室是利用带电粒子使气体分子电离,从而显示带电粒子运动径迹的装置。通过对不同粒子运动径迹的分析和比较,科学家可以得到粒子的带电、运动等情况的信息,甚至可以发现新粒子。 6.(多选)如图,云室中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在快速向下拉动活塞的过程中,若不考虑云室中气体的液化,则云室中的气体_____。 A.温度升高 B.温度降低 C.压强增大 D.压强减小 7.云室中有A、B两个点电荷,其周围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通过云室观察到一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为曲线ab,a为两点电荷连线中垂线上的点、b为两点电荷连线上的点。 (1)a、b两点的电场强度和电势分别为Ea、Eb和φa、φb,则一定有_____; A.Ea>Eb B.Ea<Eb C.φa>φb D.φa<φb (2)带电粒子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其电势能_____。 A.一定变大 B.可能变大 C.一定变小 D.可能变小 8.云室置于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云室中一静止的原子核X发生了一次衰变,其衰变产物为新的原子核Y和粒子Z。观察到Y、Z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是互为外切的圆,如图所示,同时测得两个圆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