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义乌稠州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独立作业试卷 (2025八上·义乌月考)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春天的杭州风光旖旎,当你漫步于一碧万顷的西子湖畔,扑面而来的是轻柔的春风,放眼望去是参差披fú( )的烟柳。蓦然回首,苏轼、白居易……多少文人雅士抒写的诗词歌赋,被人们吟咏与传唱;济公、白娘子……多少yùn( )含着人情世故的美丽传说,作为一种文化印记在民间延续和继承。此刻,城市的喧嚣戛然而止,只有内心充yínɡ( )的诗意,在脉脉流淌。 1.根据拼音,在空缺处填写汉字。 ①参差披fú ②yùn 含 ③充yínɡ 2.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西子湖畔 (A.bàn B.pàn) ②蓦然 (A.mò B.mù) 3.画线句中存在语病,请加以修改。 4.(2025八上·义乌月考)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来表示,而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下面与“黄发”“垂髫”相对应的一项是( ) A.襁褓 花甲 B.耳顺 豆蔻 C.古稀 始龀 D.不惑 弱冠 5.(2025八上·义乌月考)诗文寄情,让我们穿行在“有声有色有情味”的经典诗文中,体味百味人生。请根据相应主题,完成古诗文整理的思维导图。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 ⑦ 6.(2025八上·义乌月考)班级开展“阅读经典名著分享会”,小语同学制作了一张阅读分享卡,他想邀请你一起完善这张分享卡。 《经典常谈》阅读分享卡 简介作品 这是 (填作者)先生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亦可看作一本精彩的学术散文集。 摘录语段 分享批注 中国文字相传是黄帝的史官叫仓颉的造的。这仓颉据说有四只眼睛,他看见了地上的兽蹄儿鸟爪儿印着的痕迹,灵感涌上心头,便造起文字来。(《<说文解字>第一》) 屈原是我国历史里永被纪念着的一个人。旧历五月五日端午节,相传便是他的忌日;他是投水死的,竞渡据说原来是表示救他的,粽子原来是祭他的。(《辞赋第十一》) 作者在许多篇章开头都写了这样的文字,请探究篇章开头的妙处: 《史》《汉》可以说是各自成家。《史记》“文直而事核”,《汉书》“文赡而事详”。司马迁感慨多,微情妙旨,时在文字蹊径之外:《汉书》却一览之余,情词俱尽。但是就史论史,班固也许比较客观些,比较合体些……总之,《史》《汉》二书,文质和繁省虽然各不相同,而所采者博,所择者精,却是一样;组织的弘大,描写的曲达,也同工异曲。二书并称良史,决不是偶然的。(《<史记><汉书>第九》) 作者在这一章的结尾处用了对比的方法,其效果是: 交流记录 小语:读了《经典常谈》后,我发现可以用选择性阅读来读这本书,我对诗歌很感兴趣,所以我先选择《<诗经>第四》来读,里面的诗歌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等古时的社会风貌,让我了解到古代人们的生活,也更激发了我学习诗歌的兴趣。 我:是这样的, (以《经典常谈》为例谈谈你如何使用选择性阅读) (2025八上·义乌月考)文学文本阅读 织藤编竹兴味长 彭敏艳 山村雨后,水满花乱波浪滚,鱼跃虾跳螃蟹肥,砍竹破篾织竹篮。门前溪里卧着鱼篓子,村居春日妙趣横生。尤其是织藤编竹,它们总轻易俘虏了我的心肝脾肺胃,尽管我知道它们与劳作的辛苦是连体的。 这或许与我儿时浸泡在竹编的时光里有关。我爷爷擅长竹编,他破出的竹篾片片薄而均匀,非常完美地拉抻出竹篾的柔韧,编成的家用竹具形态优美且坚固耐用:鸡笼、猪笼、箩筐、簸箕、筛子、篮子……他总能编出你眼里的惊喜。 我常常衔着一根竹芯半蹲半坐着,看爷爷把砍下来的新鲜竹子去掉枝丫,露出竹子光溜修长的身躯,接着破成一捆捆大小、长度一致的细长篾条。做簸箕耳的时候,要用火烤过竹条,才能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