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 草原和荒漠 1. 西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1) 位置: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大体位于A 以西,长城和B 山—阿尔金山以北。 (2) 范围:包括C 自治区大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部、D 自治区北部和甘肃省北部。 2. 干旱的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属 气候,冬寒夏热。由于距海较远,并且被山岭重重阻隔,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因此,该地区全年降水比较 ,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 毫米以下,是我国干旱面积最广的地区。 3. 地表景观 (1) 地形:以高原和 为主,东部主要是 高原,西部高山和盆地相间分布。 (2) 河流:河流稀少,且多为 河流,是我国 流河的主要分布区。 (3) 地表景观:西北地区荒漠和草原广布,其中东部高原以 为主,向西逐渐过渡为 和 ,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 二、 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1. 牧区 地 区 草 场 原 因 贺兰山以东地区 草原、锡林郭勒草原等大型优质草场降水较多,地表水资源比较 贺兰山以西地区高山草场降水稀少,地表多 ,山地降水较多 2. 灌溉农业区 (1) 发展条件:夏季气温 ,晴天多,日照 ,利于棉花的生长和采摘;昼夜温差 ,有利于瓜果和糖料作物糖分的积累。 (2) 灌溉农业区 农业区 水 源 美 称 a 、新疆绿洲 粮棉瓜果之乡 b 平原、c 平原 (3) 新疆绿洲古老的引水工程: 。 下图为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1~3题。 1. 下列关于西北地区位置和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位于大兴安岭以东,昆仑山以北 B. 和蒙古、朝鲜相邻 C. 主要包括新疆、内蒙古、甘肃和宁夏等省区 D. 深居内陆,各地距离海洋都十分遥远 2. 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 ) A. 炎热 B. 干旱 C. 高寒 D. 湿冷 3. 西北地区年降水量空间变化的大致特点是 ( ) A. 自东向西递减 B. 自西向东递减 C. 自北向南递减 D. 自南向北递减 某旅行社暑假期间推出了锡林郭勒—河西走廊—吐鲁番的旅游线路。读图,完成4~5题。 4. 从锡林郭勒到吐鲁番的旅游线路上依次出现的地理事物最可能是 ( ) A. 蒙古包、窑洞、竹林 B. 三河马、西藏牦牛、新疆细毛羊 C. 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D. 平原、盆地、山地 5. 图示区域 ( ) A. 年降水量均小于400毫米 B. 自东向西年降水量逐渐增加 C. 吐鲁番距海遥远,年降水量小于50毫米 D. 旅游线路上银川的年降水量最多 6. (教材活动改编题)坎儿井集中分布在我国新疆吐鲁番地区,是干旱地区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地下水利工程。下图为坎儿井剖面示意图。坎儿井 ( ) A. 暗渠中的水可自流补给 B. 水源主要来自周围湖泊 C. 竖井可以减少蒸发,加剧干旱 D. 能引高山冰雪融水灌溉稻田 ———一山一水一长廊”造就了贺兰山东麓葡萄种植的优越环境。读宁夏回族自治区位置示意图及银川气候资料图,完成7~8题。 7. 贺兰山东麓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 ) A. 温带海洋性气候 B. 地中海气候 C. 温带大陆性气候 D. 温带季风气候 8. 贺兰山东麓种植葡萄的优越气候条件是( ) A. 气候温和,降水丰富 B. 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C. 地处低纬,热量充足 D. 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小 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在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北纬35.70度,东经102.79度)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此次地震已造成甘肃、青海两省百余人遇难,近1.5万间房屋倒塌。甘肃积石山海拔高,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材料二 甘肃是我国唯一跨四大地理区域的省份,河西走廊是我国古代“丝绸之路”和现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通道。 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