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02414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写作 审题立意》 课件(共26张PPT)

日期:2025-05-1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9次 大小:68258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统编,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
  • cover
(课件网) 写作:审题立意 + 理解审题立意的要求 掌握不同类型的写作题目的审题立意方法 能够根据审题立意的结果,按照要求完成写作任务 写作目标 学习内容 1 审题立意的基本过程 3 立意的要求与方法 2 审题的要求与方法 4 不同类型作文题的审题立意训练 一、审题立意的基本过程 认真审题,恰当立意,才能确保文章符合要求,不跑题,不偏题,也才能有效组织材料,合理安排文章结构。 审题 审题就是审察题意,明确题目的意思和要求,包括文体、题材、中心、写作对象、字数等方面的要求。有的题目规定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审题的主要任务就是选材,分析材料,使中心思想具体化;有的题目规定了材料范围,审题的主要任务就是确定材料,并且在题材中提炼出思想意义来。 立意 立意环节的主要任务是确立文章最主要的中心思想。在诸多的思想感情中,要结合题材、体裁、时势和自身的写作特点,确定最有意义、最恰当或最感兴趣的一个最为文章的中心。 认真审题,恰当立意 开放,深入 客观,准确 审题的要求 全面,细致 一般的命题作文题目 比喻性题目 给材料作文 审题的要求与方法 审题的方法 开放,深入 全面,细致 客观,准确 题目所规定的题材或主题的范围、写作对象、文体、题眼、题目的虚实等,都要关注到。要细致理解题目中的每一个信息点,对提示语或引导语等各个方面都要认真分析,明确具体要求。 开放,是指审题时,要尽量打开思路,全面调动自己的素材积累和思想情感积累,优中选优。 深入,是指要深入开掘题目、材料的意义,透过题目的字面意思,理解深层要求。 客观,是指审题时不能先入为主,要认真读题,目前题目的意思,客观对待题目中的要求;准确,是指正确理解题目的意义,准确把握要求,不跑题,不偏题。 03 01 02 审题的要求 教学策略 一般的命题作文题目 01 要注意把握题目中的限制条件,明确选材的范围,进而确定中心。有的题目,题干中有限制条件,要明确限制了什么;没有限定条件的,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为题目添加限定条件以确定题材范围。 比喻性题目 02 要善于理解题目的比喻义,为喻体匹配恰当的本体。 给材料作文 03 给材料作文,审题时要准确、深入地理解材料的含义,根据材料意义确定中心,再根据中心选择写作材料。 审题的方法 深刻,新颖 正确,积极 鲜明,集中 正确的含义有两个:一是思想内容正确,能准确、全面地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二是切题,完全符合题意的要求。积极,是指文章要肯定真善美,批评假恶丑,给人以向上的力量。 深刻是指能够透过现象深入到事物本质,对读者有启发。新颖是指能够提出新的观念,新的见解,或能够开发新的认识角度,给人以新的启迪,新的感受。 鲜明是指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态度要明确。集中是指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中心的表达要明确,突出。 03 01 02 立意的要求 教学策略 顺向立意 01 题目中明确蕴涵着什么思想,就直接以此作为文章的中心。题目的含义可以做多元解读的,就选择其中的一种思想作为文章中心。 变向立意 02 不顺着题目中本有的意义进行思考,而是从其他方向去思考问题。 逆向立意 03 是变向立意的一种,从题目中思想的对立面去思考,确定中心,立意与题目的意义相反。在再如辩证分析,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多角度全面地分析问题,确定中心。 立意的方法 顺 向 立 意 (1)方法一:审清“限制”,确定文章范围。 在题目所给的限制条件内选材,才能使文章内容切题,重点突出。 ①比如《____给我留下的回忆》这个题目,限制条件是“回忆”。“回忆”一词表明要写的是已经发生过的,甚至是比较久远的事情,横线上无论是写何人、何事、何景、何物,都要符合“回忆”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