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03865

12《词四首》教学课件(共59张PPT)

日期:2025-11-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6次 大小:60736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词四首,教学课件,59张,PPT
  • cover
(课件网) 词四首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1、《渔家傲》所写的塞下风景“异”在哪里?有何特点? 合作探究 “衡阳雁去”,异在天气寒冷, “四面边声连角起”,异在塞下特异声音 “千幛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异在特殊的背景。 特点:奇寒、声杂、城孤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héng zhàng lè qiāng mèi 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重峦叠嶂,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 喝一杯陈酒怀念远隔万里的家乡,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定的功绩,归家之日无法预计。羌笛声悠扬,寒霜洒满大地。将军和战士不能入寐,每日哀伤落泪,直等到头发花白也难以回归。 1、词的上阕运用了用了什么修辞?有何作用? 2、词的上阕主要从哪些角度进行描写?请描绘画面并分析其作用? 3、词的下阕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4、“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历来为人称道,请从描写方法和抒情方式的角度加以鉴赏。 诗句鉴赏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将军和战士不能入寐,每日哀伤落泪,直等到头发花白也难以回归。 2、归纳概括本词的主题。 《渔家傲 秋思》这首词通过写边塞的战地风光,表现了作者报国立功的英雄气慨和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感慨情怀,同时也写出了边塞战士的艰苦生活。 1.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 ( ) ,下阕写 ( ) ,笔力雄健,感情沉郁。 边塞秋色 思乡之情 2、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感情? "壮志难酬、有家难归"、"爱国的情怀、思乡的苦闷"。 a、慨叹功业未建; b、思念家乡。 课堂巩固 3、“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 (1)此句形象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 (2)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3)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3、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D 4 、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主要描写了塞下秋景之"异";词的下片集中抒情,主要抒发了征人思乡爱国之情。 B. 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 C. 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以如霜的月光为背景,烘托了征人凄婉的愁思。 D. 这首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是宋词中的精品。 C (1)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边塞的壮美,《渔家傲秋思》中的_____,_____用相同景物却描写了边塞的悲凉。 (2)《渔家傲秋思》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 (3)《渔家傲秋思》中描写边地战事吃紧,戒备森然的句子: (由视觉的景物描写勾勒出边塞的悲凉的句子) , 。 (4)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点明地域、时令及词人对边地风物的异样感受的词句是:_____,_____。 (5)《渔家傲秋思》一词中,以互文的形式写出将士有家难回,功业难成,哀伤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