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03874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二章素养培优课(五)电磁感应中的动力学及能量问题课件(45页ppt)+学案

日期:2025-04-20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64次 大小:73315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科,ppt,45页,课件,问题,能量
    (课件网) 素养培优课(五) 电磁感应中的动力学及能量问题 第二章 电磁感应及其应用 关键能力·情境探究达成 考点1 电磁感应中的动力学问题 1.导体的两种运动状态 (1)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F合=0。 (2)非平衡状态:加速度不为零,F合=ma。 2.电学对象与力学对象的转换及关系 【典例1】 如图所示,两平行且无限长的光滑金属导轨MN、PQ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30°,两导轨之间的距离为L=1 m,两导轨M、P之间接入电阻R=0.2 Ω,导轨电阻不计,在abdc区域内有一个方向垂直于两导轨平面向下的磁场Ⅰ,磁感应强度B0=1 T,磁场的宽度x1=1 m;在cd连线以下区域有一个方向也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下的磁场Ⅱ,磁感应强度B1=0.5 T。一个质量为m=1 kg的金属棒垂直放在金属导轨上,与导轨接触良好,金属棒的电阻r=0.2 Ω,若金属棒在离ab连线上端x0处自由释放,则金属棒进入磁场Ⅰ恰好做匀速运动。金属棒进入磁场Ⅱ后,经过ef时又达到稳定状态,cd与 ef之间的距离x2=8 m。(g取10 m/s2)求: (1)金属棒在磁场Ⅰ运动的速度大小; (2)金属棒滑过cd位置时的加速度大小; (3)金属棒在磁场Ⅱ中达到稳定状态时的速度大小。 [答案] (1)2 m/s (2)3.75 m/s2 (3)8 m/s 规律方法 用“四步法”分析电磁感应中的动力学问题 解决电磁感应中的动力学问题的一般思路是“先电后力”,具体思路如下: [跟进训练] 1.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足够长的金属导轨,轨间距为0.2 m,金属导体ab可在导轨上无摩擦地上下滑动,ab的电阻为0.4 Ω,导轨电阻不计,导体ab的质量为0.2 g,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0.2 T,且磁场区域足够大,当导体ab自由 下落0.4 s时,突然闭合开关S,则: (1)试说出S接通后,导体ab的运动情况; (2)导体ab匀速下落的速度大小是多少?(g取10 m/s2) [答案] (1)先做竖直向下的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 (2)0.5 m/s 考点2 电磁感应中的能量问题 1.能量转化的过程分析 电磁感应的实质是不同形式的能量相互转化的过程。 2.求解焦耳热Q的几种方法 【典例2】 如图所示,两根足够长的固定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位于倾角θ=30°的固定斜面上,导轨上、下端分别接有阻值R1=10 Ω和R2=30 Ω的电阻,导轨自身电阻忽略不计,导轨宽度L=2 m,在整个导轨平面内都有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0.5 T。质量为m=0.1 kg,电阻r=2.5 Ω的金属棒ab在较高处由静止释放,金属棒ab在下滑过程中始终与导轨垂直且与导轨接触良好。当金属棒ab下滑高度h=3 m时,速度恰好达到最大值。(g取10 m/s2)求: (1)金属棒ab达到的最大速度vm的大小; (2)该过程通过电阻R1的电量q; (3)金属棒ab在以上运动过程中导轨下端电阻R2中产生的热量。 [答案] (1)5 m/s (2)0.45 C (3)0.33 J [跟进训练] 2.如图所示,两根光滑的平行金属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θ=30°,导轨间距L=0.5 m,导轨下端接定值电阻R=2 Ω,导轨电阻忽略不计。在导轨上距底端d=2 m处垂直导轨放置一根导体棒MN,其质量m=0.2 kg,电阻r=0.5 Ω,导体棒始终与导轨接触良好。某时刻起在空间加一垂直导轨平面向上的变化磁场,磁感应 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B=0.5t(T),导体棒在 沿导轨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g取 10 m/s2。求: (1)流过电阻R的电流I; (2)t=2 s时导体棒所受拉力F的大小; (3)从t=4 s时磁场保持不变,同时撤去拉力F,导体棒沿导轨下滑至底端时速度恰好达到最大,此过程回路产生的热量Q。 [答案] (1)0.2 A (2)1.1 N (3)1.375 J 题号 素养培优练(五) 电磁感应中的动力学及能量问题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纸面内有一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