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综合测评 一、单项选择题 1.法拉第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科学家,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关于法拉第的研究工作,以下说法中符合事实的是( ) A.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从而揭示了电和磁的关系 B.发现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并用实验测得元电荷的数值 C.发现了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并制作了发电机 D.发现了电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并提出了判断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的方法 C [1820年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故A错误;美国科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故B错误;法拉第发现了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并制作了发电机,故C正确;根据物理学史可知,安培发现了电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并提出了判断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的方法,故D错误。]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波长和医院“CT”中的X射线波长相同 B.电磁波是由恒定不变的电场或磁场产生的 C.麦克斯韦预言了空间存在电磁波,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D.红外线最显著的作用是荧光效应,紫外线最显著的作用是热效应 C [红外线波长一定大于X射线波长,故A不符合题意;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可知,恒定不变的电场不会产生磁场,电磁波是变化磁场产生变化电场,变化电场又产生磁场,不断交替变化产生的,故B不符合题意;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故C符合题意;红外线最显著的作用是热效应,紫外线最显著的作用是荧光效应,故D不符合题意。] 3.传感器是一种采集信息的重要器件,如图是由电容器作为传感器来测定压力变化的电路,当待测压力作用于膜片电极上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若F向下压膜片电极,电路中有从a到b的电流 ②若F向下压膜片电极,电路中有从b到a的电流 ③若F向下压膜片电极,电路中不会有电流产生 ④若电流表有示数,说明压力F发生变化 ⑤若电流表有示数,说明压力F不会发生变化 A.②④ B.①④ C.③⑤ D.①⑤ A [F向下压膜片电极,使得电容器两板间的距离减小,电容器的电容增大,又因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所以电容器的电荷量增加,电容器继续充电,电路中有从b到a的电流;因此电流表有示数说明压力发生了变化,因此②④正确,故选A。] 4.一学生小组在探究电磁感应现象时,进行了如下比较实验。用图(a)所示缠绕方式将漆包线分别绕在几何尺寸相同的有机玻璃管和金属铝管上,漆包线的两端与电流传感器接通。两管皆竖直放置,将一很小的强磁体分别从两管的上端由静止释放,在管内下落至管的下端。实验中电流传感器测得的两管上流过漆包线的电流I随时间t的变化分别如图(b)和图(c)所示,分析可知( ) A.图(c)是用玻璃管获得的图像 B.在铝管中下落,小磁体做匀变速运动 C.在玻璃管中下落,小磁体受到的电磁阻力始终保持不变 D.用铝管时测得的电流第一个峰到最后一个峰的时间间隔比用玻璃管时的短 A [强磁体在铝管中运动,铝管会形成涡流,玻璃是绝缘体,故强磁体在玻璃管中运动,玻璃管不会形成涡流。强磁体在铝管中加速后很快达到平衡状态,近似做匀速直线运动,而玻璃管中的磁体则一直做加速运动,故由题图可知题图(c)的脉冲电流峰值不断增大,说明强磁体的速度在增大,与玻璃管中磁体的运动情况相符,A正确;在铝管中下落,脉冲电流的峰值一样,磁通量的变化率相同,故小磁体近似做匀速运动,B错误;在玻璃管中下落,玻璃管为绝缘体,线圈的脉冲电流峰值增大,电流不断在变化,故小磁体受到的电磁阻力在不断变化,C错误;强磁体分别从两管的上端由静止释放,在铝管中,磁体在线圈间近似做匀速运动,在玻璃管中,磁体在线圈间做加速运动,故用铝管时测得的电流第一个峰到最后一个峰的时间间隔比用玻璃管时的长,D错误。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