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06331

小学数学苏教版(2024)一年级下第四单元《比较大小》教案

日期:2025-04-19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4次 大小:5278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小学,数学,苏教版,2024,一年级,第四
  • cover
配套小学苏教版 第四单元 认识20~99 比较大小 《比较大小》这节课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比较大小的基础上展开的,通过用点在直线上标出22、24和42,学生直观地看到数与数的距离,感知数的大小,然后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发展估计意识和初步的推理、判断能力。本节课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教学目标,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获得学习成功的乐趣,提高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通过具体的操作与比较,感知数的大小,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在说明数量大小差异程度的活动中,获得实际体验,发展估计意识和初步的推理、判断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可以用数学知识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获得学习成功的乐趣,提高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重点: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难点: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含义和相对性。 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百位顺序表,你能按顺序填一填吗? 学生独自观察,然后自由说一说。 生1:31、32、33、34;37、38、39、40;42、43。 生2:84;81、80、79、78;76、75、74、73、72。 师:这两位同学说得很对,第一排的数是按从小到大排列的,第二排的数是按从大到小排列的,从这些数的排列我们初步知道了数的大小,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比较大小。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导入,巩固旧知,为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激发探究的欲望。 效果评价:学生生生互评,教师及时给与肯定和表扬。 探究新知 活动一:比一比 出示课本情景图: 师:同学们,观察图片,从图中你知道这三位小朋友每人做了多少颗五角星吗? 学生认真观察,然后自由说一说。 生:红红做了22颗五角星,方方做了24颗五角星,小敏做了42颗五角星。 师:你知道他们谁做得多,谁做得少吗? 学生同桌之间交流,然后自由说一说。 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怎么比较这三个数的大小。请同学们先用点在直线上表示出22、24和42,再比一比它们的大小。 学生小组合作,在练习本上画一画,比一比。 教师展示画得好的学生的作业。 师讲解:请同学们看这条线被分成了好多相等的线段,说明数与数之间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我们可以试一试,从20开始,一个一个地数,看一看这样排列对不对呢?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然后说一说。 生:这样排列不对,因为从20开始,一个一个地数,是21、22、23、24、25,可上面标注的是30,所以这样排列不对。 师:那我们两个两个地数呢,这样排列对吗?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然后自由说一说。 生:这样排列是对的。 师演示课件,在线上标注出22、24和42。 师:通过观察这条线上的数字,大家能比较出22、24和42的大小了吗? 生:在直线上右面的数大于左面的数,越往右,数越大,所以22<24<42。 设计意图:结合教材创设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在线上标出22、24和42,直观地看到数与数的距离,感知数的大小,为下面会用不同说法来描述数的大小做铺垫。 效果评价:生生互评,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与点评和指导。 活动二: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师:下面老师再出一道题考考你,你会用语言描述红红和方方做的五角星数量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然后自由说一说。 生1:红红做的比方方少一些。 生2:方方做的比红红多一些。 师小结: 当两个数之间相差较少时,还可以用“少一些”或“多一些”表示。 师:你会用语言描述红红和小敏做的五角星数量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然后自由说一说。 生1:红红做的比小敏少得多。 生2:小敏做的比红红多得多。 师小结: 当两个数之间相差很多时,还可以用“少得多”或“多得多”表示。 师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