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07471

第14课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课件(共23张PPT)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2024年人教版)

日期:2025-04-2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9次 大小:537095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人教,2024年,中国历史,上册,七年级,学年
  • cover
(课件网)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年 级:七年级 学 科:中国历史(统编版) “古丝绸之路”遇见“一带一路” 它承载着两千多年的文明记忆,你知道这是哪条路吗? 开拓者———两度出关凿丝路 张骞出使西域图(唐朝敦煌壁画·局部) 汉武帝 张骞 思考:请结合时代背景和书本78页张骞的相关介绍,想一想汉武帝为什么派张骞出使西域? 开拓者———两度出关凿丝路 材料一:汉初西域有36国,后来匈奴征服乌孙、楼兰等小国,“敛税重刻,诸国不堪命。” ———《后汉书》 材料二:文景期,继续与匈奴和亲,并厚予馈赠,但匈奴仍然不断侵犯边境,抢走人畜,毁坏庄稼。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1)西域的小国受到匈奴的奴役和控制 (2) 匈奴从西域不断向中原进攻 材料三: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 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 无与共击之。 ——— 《史记·大宛列传》 (3)联络大月氏,军事攻打 思考:汉武帝为什么派张骞出使西域? 客观原因 开拓者———两度出关凿丝路 (4)张骞立志报国、不畏艰险 ? 和亲 军事攻打 唯物史观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张骞是本是一名郎官,志在为国分忧,勇敢带出来应募,承担这一艰巨的使命。 主观原因 匈奴 西域 西汉 控制 出使 侵扰 反击 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开拓者———两度出关凿丝路 1、西域在哪儿? 2、张骞出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3、张骞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 请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开拓者———两度出关凿丝路 玉门关 阳关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狭义西域 广义西域 “学习小贴士” 西域位于欧亚大陆腹地,境内地形复杂多荒漠、高山、高原,夏季酷热,冬季严寒,昼夜温差大,每年8级以上大风多达80多次。 任务一:【风险评估】根据图文资料,完成《张骞出使西域风险评估表》 开拓者———两度出关凿丝路 环境恶劣 路途遥远 匈奴威胁 知之甚少 补给不足 学生风险评估报告 学生风险评估报告 开拓者———两度出关凿丝路 思考:节杖仅仅是一种凭证吗? 张骞被两度扣留,两次出逃;身边亲随一一离去;历经艰辛,耗费13年完成使命,始终“持汉节不失”。 开拓者———两度出关凿丝路 任务二: 【表格归纳】根据刚才所学内容,结合书本P79页,完成张骞出使西域表 第一次出使西域 第二次出使西域 时间 目的 成果 公元前138年 公元前119年 联络大月氏, 夹击匈奴 访问西域各国 建立友好关系 汉朝和西域相互往来, 东西方交流日趋频繁 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 观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对比表并结合材料,思考其产生最直接的影响是什么? 加强了汉朝与西域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 —《 史记·大宛列传》 开拓者———两度出关凿丝路 尝试从多个角度归纳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 观察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与丝绸之路图的不同,分析两者的关系? 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基础 民族关系 对外关系 凿空 守护者———守土安境护丝路 班超 甘英 班勇 守护者———守土安境护丝路 任务三:【绘制年代尺】根据书本P82页,用年代尺梳理汉朝对西域的管辖 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府 公元73年东汉明帝时班超出使西域 公元97年甘英出使大秦 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班超的儿子班勇再次出使西域 123年 东汉改西域都护府为西域长史府 “府”机构 “护”长官 守护者———守土安境护丝路 西域都护府遗址 敦煌汉代悬泉置遗址(汉代邮驿系统) 思考:考古发掘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些遗址印证了什么? 守护者———守土安境护丝路 地图出自西汉形势图 (中国历史,人民教育-出卷网-,七年级上册,第71页) 思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