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瓜恰恰恰》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且好动,模仿能力强,因此本节课采取游戏、肢体语言、图片、打击乐器等直观呈现,引起学生兴趣。 教材分析: 《木瓜恰恰恰》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它是印度尼西亚流传很广的歌曲,通过欢快、活波的旋律唱出卖瓜人的喜悦心情,由于歌曲应用恰恰舞的节奏,使歌曲显得活波并富有情趣。 教学目标: 1、用欢快、活波的情绪,喜悦的心情,热情的声音演唱。 2、学生能了解印度尼西亚一些相关文化及“叫卖歌”这种新体裁。 3、准确掌握切分节奏,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并 教学重点: 准确辨别高潮部分切分音并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 教学难点: 通过乐曲图谱正确演唱,能用打击乐器伴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铃鼓、沙锤、双向筒、圆舞板若干置于桌子里面)讲桌上准备各类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卖报歌》,教师热情演唱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出“叫卖歌”。师:这首歌大家熟悉吗 ?生:《卖报的小行家》。师:老师在卖什么?生:报纸。师:那你们说说我是用什么方式卖报的?生:唱歌的方式。师:卖报了卖报了,今天的新闻科真真好唻,大家快来买呀!(老师生模仿卖报纸的吆喝声)老师唱着卖是不是很新鲜,比起刚才吆喝着卖更让人心情愉悦。师:像《卖报歌》、《卖汤圆》这样的歌曲,我们叫它们“叫卖歌”。“叫卖歌”是一种流传在民间的以唱歌的方式来叫卖的歌曲,是在叫卖调基础上演变的新体裁,有的只有一句旋律,有的沿街叫卖、有的摆摊叫卖,在街头我们时常能看到。今天,张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学唱一首异国他乡的叫卖歌,它就是印度尼西亚的叫卖歌《木瓜恰恰恰》。首先,我们先去印度尼西亚看一看,领略一番他们的风土人情吧。(我们一起看一看、听一听) 二、简单介绍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简称“印尼”,首都雅加达,位于我国东南部,。这里风景如画,有一万三千六百六十六个大小岛屿,所以被称为“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不仅多岛而且多活火山,每个岛几乎都有火山,因此我们又叫它“火山之国”。其中“巴厘岛”四季如春,风景绮丽,是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印尼属亚热带雨林气候,盛产水果,这里的妇女时常头顶水果沿街叫卖或摆摊叫卖。这首《木瓜恰恰恰》表现的就是印尼人民兜售水果的忙碌场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解释歌名: 师:这首歌是叫卖什么的?生:水果。师:有哪些水果?生:木瓜、菠萝、芒果~~~~师:哦!很棒,同学们耳朵可真厉害。有这么多水果,有我们吃过的还有我们没品尝过的,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总共有几种?都有哪些?(再次播放音乐及PPT)(教师学生一起欣赏)师:有八种水果,其中杜古就是苹果。师:这首歌的主打水果是什么?生:木瓜。师:木瓜,热带水果,长在树上,味道香甜,果实呈椭圆形,成熟的果实呈暗黄色。师:“恰恰恰”让我们想到恰恰舞,恰恰舞起源于古巴,舞步最初模仿企鹅走路的可爱姿态改编。师:木瓜企鹅在一起唱歌跳舞是多么有趣,让我们赶快学唱这首《木瓜恰恰恰》吧! 学唱歌曲,把握切分节奏及切分音: (一)听一听 (播放歌曲)师:听完这首歌老师有两个问题想请同学们回答。(1)这首歌曲带给你们怎样的感受?(2)这首歌曲什么地方最有特点?生:(1)热情、活波(2)每一句句末有“恰恰恰”。师:“恰恰恰”是轻巧的还是笨重的?生:轻巧的。(教师引导学生轻唱衬词“恰恰恰”强调要轻巧,舌尖上翘,笑起来唱更优美动听。) 学习打击节奏型“xx x” 师:刚才老师在衬词“恰恰恰”处是怎样做的?生:拍手、扭胯。(师生一起作“嗒嗒嗒”)除了拍手和扭胯,还可以怎样做?动动小脑袋想想看?生:跺脚,拍肩~~~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件打击乐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