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08638

1.《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

日期:2025-04-2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8次 大小:183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
  • cover
大青树下的小学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个生字,会写“早晨、穿戴”等21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3.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 二、教学重点 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个生字,会写“早晨、穿戴”等21个词语。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四、课型 新授课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引导法 六、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介绍材料。 1.播放音乐《爱我中华》,出示歌词。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2.引导交流: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请学生说说你找到的有关不同民族的图片,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指名学生说一说。 出示词语: 傣族 景颇族 阿昌族 德昂族 3.学生展示介绍完,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傣族:傣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南部和西部的河谷平坝地区。傣族服饰淡雅美观,既讲究实用,又有很强的装饰意味,颇能体现出热爱生活,崇尚中和之美的民族个性。 景颇族:景颇族的来源与青藏高原上古代氐羌人有关,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山区。 阿昌族:阿昌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梁河县囊宋阿昌族乡、九保阿昌族乡。 德昂族:德昂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保山、临沧等3个地州9个县市。 4.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许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其中一所学校去看一看。(出示课题,并配本课主题图)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运用歌曲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加对民族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民族知识,并相机认读词语,为学生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教师范读。 请同学们认真听,在听清字音的同时,听懂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生自读课文,按照自学提示进行自主学习。(出示“自学提示”) 出示: 自学提示: (1)标出自然段。 (2)圈画课文中的生字、词语,用自己的方法学习生字。 (3)读通课文。(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3.小组合作交流。 小组内互相检查识字情况,交流识字方法,自主练习书写,教师巡视。 4.全班集体交流,教师点拨。 (1)出示会认字: 坝 汉 艳 扮 扬 读 摔 跤 凤 洁 指名朗读,师生正音,出示“坝”“摔”“跤”“洁”,引导学生说说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 出示识字方法: 形近字认读:坝———现 ———率跤———郊 洁———结 注意“坝”读bà,不要读bèi。 (2)出示词语: 坪坝 汉族 鲜艳 打扮 飘扬 朗读 摔跤 凤尾竹 洁白 ①小组朗读,师生正音。 ②说说用什么样的办法来记住这些词语。 ɑ.借助图片,了解“坪坝”“凤尾竹”。 b.用拆拼法理解“鲜艳”。 c.做动作,读词语“打扮”“摔跤”“朗读”。 (3)再次整体朗读词语。 (三)巩固字词,指导书写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1)出示会写字: 艳、静、所(左右同宽) 坝、绒、汉、服、扮、读、停、粗(左窄右宽) 晨、装(上下结构) 着重分析指导“晨、汉、艳、服、装、扮、读、静、粗”,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①书写注意点。 晨:“曰”上宽下窄,“辰”横向笔画间隔均匀。 绒:左窄右宽,右边的斜钩略带弯势且长伸。 球:左窄右宽,“王”最后一笔变成提。 汉:左窄右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