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时 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 教学 分析 《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所依据的课程标准内容是“法治教育”,具体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初步认识法治的内涵,理解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本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意义及现状,懂得要为法律体系建设作贡献。 教学 目标 政治认同:知道我国法律的本质。 健全人格:知道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意义及现状。 道德修养:懂得要为法律体系建设作贡献。 重点 难点 重点:我国法律体系是如何完善的。 难点:为法律体系建设作贡献。 教法 学法 以体验式、案例式教学为主,结合社会热点设置问题进行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导 与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方式:视频导入 播放法治宣传视频,让同学们理解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由此导入新课。 教师随笔 二、问题导学 基本要求:快速阅读教材正文部分,思考下列问题,并用铅笔在教材上画出问题要点。 1.法律的本质是什么 我国法律的本质是什么 2.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什么意义 3.我国的法律体系是如何日益完善的 4.我们应怎样为法律体系建设作贡献 三、探究平台 1.展示教材第76页的生活观察。 经济方面:在护航国家经济发展方面,我国制定了民法典、反垄断法、证券法等法律。 政治领域:在维护国家安全和核心利益方面,我国制定了国家安全 法、反间谍法、网 络安全法等法律。 文化方面:在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我国制定了文物保护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著作权法等法律。 思考:查找与生态文明领域有关的法律,推荐你最感兴趣的一部,并说说你的推荐理由。 点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它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制度,有利于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播放视频《法律的产生》。 思考:法律代表谁的利益和意志 点拨:法律是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3.展示宪法第一条、第二条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思考:根据宪法内容,分析我国法律的本质。 点拨: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法律体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因此,我国的法律体系必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法律体系。 4.展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进程示意图。 思考:上述示意图体现了什么 点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立足国情和实际需要,加快推进各领域立法工作,形成并不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 导 与 学 过 程 5.展示教材第77—78页的探究与分享。 甲:我国的法律体系很完善,以后修修补补就可以了。 乙:我国仍然需要加强立法工作。比如,人工智能发展迅猛,但相关立法相对滞后。 丙:我国已经建立了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体系,目前这个体系还在不断完善中。 思考:就上述看法谈谈你的理解。 点拨:社会生活的发展无止境,法律体系的完善也无止境。 知识总结: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什么意义 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良好法治环境。 6.看教材第78页的相关链接。 目的:理解我国法律体系不断完善的现状。 7.展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律实施的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说:“‘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