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09140

第2章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2025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日期:2025-04-22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2次 大小:6843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地表,形态,选择性,解析,练习题,同步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 第二节 地表形态的变化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A组必备知识基础练 全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山脉成因与下列哪两个板块及其边界有关 (  ) A.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消亡边界 B.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 生长边界 C.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生长边界 D.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 消亡边界 2.与上述山脉成因相似的是(  ) A.日本群岛 B.冰岛 C.红海 D.东非大裂谷 [2024·江苏盐城高二月考]结合我国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完成3~4题。 3.有关图中地貌的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地貌是内力与外力共同作用而成 B.图中地貌的形成主要与板块张裂有关 C.甲、乙两座山脉的形成原因相同 D.丙河由流水侵蚀而成,与断层无关 4.图中(  ) A.①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 B.②处可能形成于干旱环境 C.③处可能含有生物化石 D.断层发生在岩浆侵入之后 [2024·湖南衡阳调研]地质工作者对同一方向三个小山丘开展考察,并绘制出地质、地形剖面示意图(下图),下图山丘中的含矿地层是同时代形成的连续小褶皱。目前a处小褶皱垂直,b处小褶皱倾斜,c处小褶皱倒转。据此完成5~6题。 5.考察发现图示区域仅有三个地势较高的小山丘,推测山丘中小褶皱(  ) A.岩性较硬、抗风化、抗侵蚀 B.岩性较软、易风化、植被好 C.岩性较硬、易断裂、易抬升 D.岩性较软、成土快、土壤肥 6.若发现山丘小褶皱中有重要矿藏,则下列地点开采条件较好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该地区(  ) A.甲处位于向斜的山地 B.乙山为块状山 C.丙处位于背斜的谷地 D.花岗岩形成晚于石灰岩 8.野外考察小组判定丙处有断层,其依据有(  ) ①形成陡崖 ②存在断层破碎带 ③断层两侧岩层错开 ④相对下沉的岩体形成低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丙地的地质构造是    。甲地的地形为    ,分析甲地地形的形成原因。 (2)说出判断乙地地质构造的两个依据。并简要分析不能选择乙、丙两地建设隧道的原因。 B组关键能力提升练 下图为某地地质地形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该地断层形成的时间大约在(  ) A.O2岩层与S2岩层形成之间 B.S1岩层与S2岩层形成之间 C.S2岩层与T岩层形成之间 D.J岩层形成之后 11.甲、乙两地之间地层剖面示意图最有可能是(  ) [2024·河北廊坊月考]板块碰撞挤压是板块构造运动的重要形式,下图示意板块碰撞挤压的四个阶段,其中甲示意一个大洋板块和另一个大洋板块的碰撞,丙示意一个大洋板块和一个大陆板块的碰撞,乙和丁示意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据此完成12~13题。 12.与图丙中山脉成因一致的是(  ) A.安第斯山脉 B.喜马拉雅山脉 C.乞力马扎罗山 D.阿尔卑斯山脉 13.按照板块碰撞挤压的演变过程,四幅图的正确排序是(  ) A.甲、丙、丁、乙 B.丙、甲、丁、乙 C.丙、甲、乙、丁 D.甲、丙、乙、丁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为某区域的地质剖面图,其中①指断层。该区域的沉积岩层中富含地下水,但东西两侧的地下水互不连通,形成两个独立的地下水系统。 (1)指出甲、乙、丙中最有利于进行地下水资源钻探的部位,阐述该地的优势。 (2)判断图中②③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并简述依据。 (3)推断图示区域东西两侧两个独立地下水系统的分界并说明理由。 (4)用箭头(→)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断层①形成后两侧岩块在垂直方向的相对位移方向。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A 2.A 解析 第1题,图中山脉位于北美洲西部,应为落基山脉。北美洲位于美洲板块,其西侧为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落基山脉、海岸山脉等,因此图中山脉成因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有关,且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