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09174

第五章素养综合练--2025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日期:2025-05-15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4次 大小:6175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五,必修,解析,练习题,同步,选择性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 第五章素养综合练 一、选择题 图1示意黑龙江省一小型山间盆地景观。某研究小组在甲、乙、丙、丁四处布设采样点进行土壤调查,图2示意该小组绘制的四个采样点0~60厘米土壤剖面。据此完成1~2题。 图1 图2 1.该区域植被类型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热量 B.降水 C.地形 D.岩性 2.图2中②示意的土壤剖面位于(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青藏高原常见的草毡层(下图),由交织缠结的植物活、死根系与细颗粒物混杂而成。草毡层的厚度为20~30厘米,随地表起伏无明显变化。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与下伏物质(粗碎屑或基岩)的矿物、化学成分显著不同。草毡层对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完成3~5题。 3.青藏高原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主要来自(  ) A.基岩风化 B.流水搬运 C.冰川搬运 D.风力搬运 4.草毡层中植物死根分解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低 B.大气含氧量低 C.蒸发弱 D.太阳辐射强烈 5.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草毡层可(  ) ①增加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 ②减少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 ③增加地表对地下的水分补给 ④减少地表对地下的水分补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3·山东卷]在欧亚大陆与美洲大陆北部,有一条横贯东西、面积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因其生态系统结构简单而被称为“绿色荒漠”,但却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是全球重要的生物碳库之一。据此完成6~7题。 6.导致亚寒带针叶林带成为“绿色荒漠”的主要因素是 (  ) 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7.亚寒带针叶林碳储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生长季较长 B.有机物积累多 C.土壤肥力高 D.物种多样性高 在中国东南部丹霞地貌沟谷中,坡顶与坡脚相对高度小,但植被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下图为我国东南部某丹霞地貌区山谷坡麓植被类型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8.常绿灌丛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不足 B.土壤保水性差 C.光照不足 D.土壤贫瘠 9.沟谷雨林所在的区域通常(  ) A.地势较陡 B.水分不足 C.通风性强 D.温度较高 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内蒙古高原中东部,其东部以固定、半固定沙地为主,西部以半固定、流动沙丘为主,从东到西依次分布着疏林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下图示意浑善达克沙地2018—2020年夏季不同降水分区中不同植被类型占比。据此完成10~12题。 10.随着降水量增多,不同植被类型占比中(  ) A.灌木逐渐增加 B.多年生草本减少 C.乔木逐渐减少 D.一年生草本减少 11.浑善达克沙地西部地区植物根系的特点最可能是 (  ) A.扎根面广而深 B.根系细小而短 C.扎根面窄而浅 D.根系的数量少 12.浑善达克沙地中植被类型从东到西分布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温度 B.水分 C.地理位置 D.太阳辐射 对于山地而言,地形作为影响植被分布的最基本的生境因子,通过外部形态(如坡度、坡向等)影响气温、降雨等气候要素的空间分布,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类活动,从而影响植被的空间分布格局。下图示意秦岭不同植被变化类型在不同坡度、坡向的面积占比。据此完成13~14题。 注:坡度以正北为0°,将坡向划分为平地、阴坡(315°~45°)、半阴坡(45°~135°)、阳坡(135°~225°)、半阳坡(225°~315°)五类。 13.与北坡相比,南坡(  ) A.稳定区面积占比较大 B.各坡向增长区面积占比均较大 C.减小区坡度小于2°区域的面积占比较小 D.稳定区面积占比较小且随坡度增加而递减 14.植被覆盖率减小区在南坡主要分布在阳坡,而在北坡主要分布在阴坡, 其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坡度、坡向 C.天气状况 D.太阳辐射 给曲流域位于喜马拉雅山北坡,地处中部喜马拉雅山脊带,流域总面积为513.79平方千米,高海拔处受谷风影响显著,成为水汽的凝聚中心。该流域地势南高北低,地势起伏大,平均海拔约5 752米,属于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