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色彩的渐变》教学设计 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 色彩的渐变 学科 美术 年级 四年级 课时 第6课 版本 人教版 册别 第八册 1.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引导学生认识色彩渐变现象,掌握相关表现方法,提升色彩运用能力。基于学生已有色彩基础,学习渐变知识,为后续《色彩的情感》色彩创作打基础。培养学生色彩感知,提升艺术素养 。 2.学生情况分析: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色彩基础知识,但对色彩渐变的深入理解和运用还需加强,他们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动手能力,适合通过实践活动来学习。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实践法相结合。 4.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多媒体(PPT课件、网络资源等) 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目标 评价内容与方式 1.通过观察、实践探究色彩渐变规律,能创作渐变作品,提升美术表现素养。 2.分析作品、参与游戏掌握渐变知识,完成合作创作,培养创意实践素养。 3.经历小组合作过程理解渐变概念,运用知识美化生活,增强审美判断素养。 评价学生对色彩渐变的掌握程度以及和生活的联系(他评+师评)。 评价探究学习过程(自评+互评+师评) 评价学习成果(自评+互评) 3.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学习重难点 突破方法 学习重点:理解色彩渐变的概念,掌握色相渐变和明度渐变的表现方法。 学习难点:能够熟练运用色彩渐变原理,创作出富有美感和创意的作品。 开展合作探究。 开展学科实践。 (按“五步”探究思路组织学生开展学科实践活动)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新课导入 (5分钟) 教师提出问题:有位粗心的同学,把彩色笔的排列顺序打乱了,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应该如何排列呢?请学生上台摆一摆。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肯定和鼓励,引出本节课主题《色彩的渐变》 通过设置彩色笔排序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同时检验学生已有的色彩知识储备,自然地导入新课,为后续学习色彩渐变知识做铺垫 二、探究新知 (10分钟) 1.明度的渐变探究: 合作探究如何使绿色慢慢变成白色、绿色慢慢变成黑色,并用画笔试一试。 引导学生总结出:明度的渐变:一种颜色逐渐加入白或黑呈现出由深到浅或由浅到深的颜色变化。 2.色相渐变探究:教师通过视频展示色相渐变,让学生直观感受。提问学生彩虹是由哪几种颜色组成的,引导学生认识到彩虹的颜色排列是典型的色相渐变。 3.作品分析:教师展示王毅杰的《葡萄熟了》,余积勇《飞翔的心愿》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家是怎么运用色彩渐变的。 教师总结色彩渐变能让画面更生动、立体,增强画面的艺术效果。 4“慧眼识变”游戏:观察生活中的色彩变化,哪些是明度渐变,哪些是色相渐变? 1.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亲身体验明度渐变的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加深对明度渐变概念的理解。 2. 利用视频展示和生活中常见的彩虹现象,帮助学生理解色相渐变的概念,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接受。 3. 引导学生分析名画中的色彩渐变,提高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和审美判断能力, 三、课堂练习(16分钟) 1.任务布置: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创作一幅有关色彩渐变的作品。 2.教师示范。教师在黑板上进行简单示范。 3.学生创作。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给予学生帮助和建议,提醒学生注意色彩的搭配和渐变效果的表现。 通过小组合作创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意实践素养。 四、展示评价(5分钟) 1.组织学生展示自己小组的作品,先进行自我评价,介绍作品中色彩渐变的运用和创作思路。 2.其他小组进行互评,从色彩运用、创意表现等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3.教师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优点,指出存在的不足,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