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3 呼吸作用 胡柚果利于肺,具有清凉祛火、镇咳化痰、降低血糖、润喉醒酒等诸多功效。果农在采摘前一周选择阴凉通风的房间作为库房并做好库房的消毒工作。采摘后,将胡柚果进行单果套袋存放于库房内,留足通风道。在冬季,可利用夜间通风引入外界冷空气,使库房内温度维持在4~12 ℃,相对湿度维持在85%~90%。立春后环境温度升高,要加强温度、湿度管理,注意通风降温。通过上述优化储存条件,储存期可延长至次年的四五月份。请你利用学过的知识解释延长储存期的原因。 。 【基础堂清】 知识点1 呼吸作用的过程 1.下图中甲瓶中是萌发的种子,乙瓶中是等量的煮熟的种子,甲瓶蜡烛熄灭,乙瓶蜡烛继续燃烧,证明种子的呼吸作用 ( ) A.产生了二氧化碳 B.消耗了氧气 C.吸收了二氧化碳 D.释放了能量 2.夏季末,农民从田间刚收获的新鲜稻谷,由于下雨不能晾晒而堆积到屋内形成谷堆,一段时间后谷堆内出现发热发烫的现象。这是由于新鲜稻谷有较为旺盛的 ( ) A.蒸腾作用 B.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 D.吸收作用 3.探究新鲜菠菜叶在光下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监测结果不显著,主要原因是 ( ) A.光合作用较强 B.呼吸作用减弱 C.蒸腾作用旺盛 D.呼吸作用停止 知识点2 呼吸作用的实质 4.呼吸作用是绿色植物的重要生理过程。一般情况下,呼吸作用的原料、场所分别是 ( ) A.二氧化碳和水、叶绿体 B.二氧化碳和水、线粒体 C.有机物和氧气、叶绿体 D.有机物和氧气、线粒体 5.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任何活细胞都在进行呼吸作用 B.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不同的生命时期,呼吸作用强弱有差别 D.呼吸作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知识点3 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6.栽花或种庄稼都要经常松土,其目的是 ( ) A.促进根的呼吸作用 B.抑制叶的蒸腾作用 C.促进叶的光合作用 D.抑制根对水的吸收 7.苹果细脆多汁,酸甜爽口,深受大家喜爱。下列储存苹果的方案中,不合理的是 ( ) A.向仓库内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 B.减少仓库内的氧气含量 C.适当升高仓库内的温度 D.在苹果的表面涂天然蜡 【素养日清】 8.下图所示实验中,3小时后往瓶里注入清水,打开阀门使瓶内的气体进入试管。试管内澄清石灰水的变化是 ( ) A.甲变浑浊,乙无变化 B.甲无变化,乙变浑浊 C.甲、乙都变浑浊 D.甲、乙都无变化 9.一般情况下,不建议在卧室内放置太多盆栽植物,主要原因是 ( ) A.卧室内盆栽植物会降低温度 B.卧室内盆栽植物会增加湿度 C.白天卧室内盆栽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 D.夜间卧室内盆栽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10.“仓廪实,天下安。”想要延长仓库中粮食的贮存时间,下列措施错误的是 ( ) A.降低湿度 B.降低氧气含量 C.降低温度 D.降低二氧化碳含量 11. 在探究植物不同器官呼吸作用强度差异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将装有不同材料各30 g的密闭装置同时放在黑暗环境中,9小时后测定各装置中剩余氧气的含量,记录数据并绘图(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植物不同器官呼吸时消耗的氧气量不同 B.装叶的容器要进行遮光处理,避免光合作用干扰 C.种子消耗氧气最多,呼吸作用最弱 D.本实验说明植物的各个器官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12.图甲、图乙表示绿色植物细胞中的两种生理过程,M、N表示物质,①②表示细胞结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M表示有机物,N表示二氧化碳 B.①表示线粒体,②表示叶绿体 C.甲过程储存能量,乙过程释放能量 D.甲和乙不能同时进行 13. 甲、乙两地出产同一种甜瓜,甲地的甜瓜比乙地的甜瓜含糖量高。经调查,在甜瓜生长季节,甲、乙两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而温度条件差别较大,详见表格: 平均温度/℃ 甲地 乙地 白天 33 33 夜间 12 22 (1)孙悟同学根据上述资料推理得出结论:温度越低,呼吸作用越弱。请你完善下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