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东南亚的世界遗产》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与课标要求 课题名称:《认识东南亚的世界遗产》 教材版本与章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跨学科主题学习 教学知识点:世界遗产的分类、东南亚主要的世界遗产及分布、世界遗产墙报制作及旅游线路规划 表1 课程标准内容要求与解读分析 内容要求 内容解读 “举例说明某一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认识东南亚的世界遗产”这一主题不仅涉及地理知识,还涉及历史、文化等多个学科领域。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跨学科知识的整合和融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全面认识东南亚地区。学生应能结合东南亚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举例说明该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如丰富的世界遗产资源、优美的热带风光、多样的宗教文化等。 二、设计理念 选拔东南亚世界遗产保护大使,认识东南亚世界遗产 本教学设计以“东南亚世界遗产保护大使选拔赛”为情境串联整个课堂,旨在通过一系列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引导他们全面、深入地认识东南亚的世界遗产资源及其保护意义。通过“遗产档解密室”、“时空地图绘制站”、“可持续旅行规划”和“文化墙报设计坊”四个任务,让学生在探索、实践、合作和创新中不断提升地理素养和综合能力。本设计注重跨学科知识的整合与融合,强调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多元、开放的学习平台,让他们在参与和体验中感受地理学习的魅力和价值。 三、教材分析 章节联系与地位分析:本节课对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东南亚”的拓展延伸,它不仅是对东南亚地区地理、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知识的综合应用,也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重要载体。 具体知识内容分析:本节课主要围绕四大活动展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巩固对东南亚地区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人口分布等基本知识的认识,同时深入了解东南亚地区丰富的世界遗产及其保护意义。 图1 第八章跨学科主题学习内容结构 四、学情分析 认知基础:在“东南亚”这一节的学习中,学生对于东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主要国家、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基础知识已经有所了解;同时结合其他科目的学习,学生在历史、文化等跨学科领域也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对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统、历史背景有初步的认识。 学习困难:尽管学生在地理学习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但在“认识东南亚的世界遗产”这一节的学习中,由于世界遗产资源涉及的知识面较广,他们仍会面临一些困难,学生可能难以在短时间内全面、深入地理解这些遗产的独特魅力和保护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地图和资料,了解东南亚世界遗产的名称、类别及所在国家,能够在地图上指出这些遗产的位置(区域认知)。 2.分析东南亚世界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探讨其分布规律(地理思维) 3.举例说出旅游业对东南亚世界遗产地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认识到世界遗产保护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协调关系(人地协调观)。 4.以小组为单位,选取一处东南亚世界遗产进行深入研究,制作一份图文并茂的墙报或报告,在班级或校园进行展示和交流(地理实践力)。 5.规划一条经过至少一处东南亚世界遗产地的旅游线路,安排行程,准备旅游物品,介绍该处世界遗产可供旅游的内容与价值,设计多种观光、体验等活动(地理实践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东南亚世界遗产的分布、认识到遗产保护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协调关系、世界遗产墙报和旅行线路规划。 教学难点:旅游业对东南亚世界遗产地的影响。 六、教法、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