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1.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方式,根据恒定电流的特征分析并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规律; 2.运用欧姆定律的知识和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规律,推导并理解串、并联电路电阻关系; 3.理解表头改装成常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原理,通过表头改装的讨论,提高综合运用欧姆定律和电路串、并联规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点一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1.串联电路:把几个导体或用电器依次首尾连接,接入电路的连接方式,如图甲所示。 2.并联电路:把几个导体或用电器的一端连在一起,另一端也连在一起,再将两端接入电路的连接方式,如图乙所示。 3.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特点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电流关系 各处电流相等,即I=I1=I2=…=In 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I=I1+I2+…+In 电压关系 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即U=U1+U2+…+Un 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即U=U1=U2=…=Un 电阻关系 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即R=R1+R2+…+Rn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即=++…+ 知识点二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电路结构 1.小量程电流表G(表头)的三个参量: 2.电表改装原理: (1)电压表改装:将表头串联一个较大电阻,如图所示: (2)电流表改装:将表头并联一个较小电阻,如图所示: 3.电压表、电流表的改装及其特点 项目 小量程电流表G 改装成大量程电压表V 小量程电流表G 改装成大量程电流表A 电路结构 R的作用 分压 分流 扩大量程的计算 U=Ig(R+Rg) R=-Rg IgRg=(I-Ig)R R=Rg 电表的总内阻 RV=Rg+R RA= 使用 并联在被测电路中,“+”接线柱接电势较高的一端 串联在被测支路中,电流从“+”接线柱流入 4.电表改装问题的两点提醒 (1)无论表头G改装成电压表还是电流表,它的三个特征量Ug、Ig、Rg是不变的,即通过表头的最大电流Ig并不改变。 (2)改装后电压表的量程指小量程电流表表头满偏时对应的R与表头串联电路的总电压;改装后电流表的量程指小量程电流表表头满偏时对应的R与表头并联电路的总电流。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通过R1的电流是4A,已知R1=3Ω,R2=3Ω,R3=6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路的总电阻是5Ω B.通过R2的电流是1.0A C.a、b两端的电压是20V D.a、c两端的电压是12V 【解答】解:A.根据题中电路图可知,电路的总电阻 代入数据解得:R=5Ω 故A正确; B.根据并联电路特点可知,通过R2的电流 代入数据解得: 故B错误; CD.根据欧姆定律可知,a、b两端的电压是 Uab=4A×3Ω=12V a、c两端的电压是 Uac=4A×5Ω=20V 故CD错误。 故选:A。 如图所示,两个截面不同、长度相等的均匀铜棒接在电路中,两端的电压为U,则( ) A.通过两棒的电流不相等 B.细棒的电压U1等于粗棒的电压U2 C.两棒的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v1<v2 D.两棒内的电场强度不同,细棒内场强E1大于粗棒内部场强E2 【解答】解:A、两棒是串联在电路中的,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可知通过两棒的电流相等,故A错误; B、根据电阻定律R可知,细棒的电阻大于粗棒的电阻,根据U=IR可知,细棒的电压U1大于粗棒的电压U2,故B错误; C、根据电流的微观表达式I=neSv,可知,S1v1=S2v2,所以两棒的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v1>v2,故C错误; D、细棒的电压U1大于粗棒的电压U2,根据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U=Ed可知,两棒内的电场强度不同,细棒内场强E1大于粗棒内部场强E2,故D正确。 故选:D。 由四个电阻连接成的混联电路如图所示,R1=8Ω,R2=4Ω,R3=6Ω,R4=3Ω,把42V的电压加在a、b两端,则( ) A.通过R1的电流为1A B.通过R2的电流为2A C.通过R3的电流为1A D.通过R4的电流为2.5A 【解答】解:R3和R4并联后的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