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迷人的火塘 一、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迷人的火塘》,学生初步掌握歌曲的第一声部。 2、介绍侗族人文知识,开阔学生视野,激发热爱之情。 3、认识切分节奏的另一种形式,会用身边的打击乐器敲主要的节奏。 二、教学重点: 以快乐的情绪学唱歌曲。了解侗族的风土人情,拓展学生音乐文化视野,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 侗族音乐风格X X X X X ·的节奏特点。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电子琴 五、教学过程 : 一、导入 1、播放《爱我中华》,创设音乐情境: 师: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刚才的视频给你印象最深刻能说说吗?(因为主要播放了各个民族的服装,学生肯定会谈到少数民族的服装) 从刚才的画面里你发现他们的服饰有什么特别吗? 我们的祖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知道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吗? 同学们都去过祖国的哪些地方? 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去祖国西南地区的侗族村寨走一走,看一看。(边播放《迷人的火塘》边介绍,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熟悉) 2、风土人情介绍 (1)、侗族大歌(由民间歌队演唱的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民间合唱音乐,“饭养身,歌养心,”这是侗家人常说的一句话,也就是说,他们把“歌”看成是与“饭”同样重要的事。侗家人把歌当作精神食粮,用它来陶冶心灵和情操。侗族人民视歌为宝,认为歌就是知识,就是文化,谁掌握的歌多,谁就是有知识的人。) (2)、侗族三宝(风雨桥,塔楼,凉亭) (3)、侗族乐器(主要介绍芦笙,让学生学吹芦笙,然后寻找身边的小乐器,把歌曲里的难点节奏拿出来试着打一打) (4)、侗族服饰 (5)、侗族火塘(利用视频,加上歌曲的伴奏,让学生用自己创设的节奏为歌曲伴奏,使学生进一步对歌曲熟悉起来) 二、学习歌曲《迷人的火塘》 师:从刚才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夜晚一家人围坐在火塘旁歌唱舞蹈,是侗族人最幸福的时光。今天这节课老师要与你们共同学习一首根据侗族民间音调创作的歌曲《迷人的火塘》。 1、完整播放歌曲,学生欣赏。 问题:听了歌曲,你有什么最直接的感受吗? 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场面? (让学生体会快乐的情绪以及感受围着火塘边唱边舞的快乐氛围) 2、说说你对火塘的理解? 3、教师用鼓点敲出歌曲典型乐句的节奏,学生听一听、念一念。 4、让学生用“啦”音哼唱歌曲节奏。 5、教师提醒学生歌唱的要求:上身挺起,把嘴巴打开,吐字要清晰,最重要的要面带笑容。师弹奏旋律,让学生自己配上歌词试一试,师对难的句子再加以范唱。(因为有了前面好几遍对旋律的熟悉,学生已经能很快把握节奏,在这样的情况下,让学生自主地来学习歌曲可能会让他们有成功的感觉) 6、用快乐的情绪来演唱歌曲。 三、情景表演 听了你们的演唱,我仿佛看到了侗家人围在火塘周围边唱歌边跳舞的情形,所以,光有歌声还不够,接下来我们来请出侗家的表演组(一组学生拿着红领巾在中间围起火塘,中间的学生扮演火苗进行舞动,一组同学用小乐器为歌曲进行伴奏,其他同学用快乐的情绪演唱歌曲) 四、结束语 伴随着同学们优美的舞蹈和快乐的歌声,我们的音乐课也接近了尾声。通过今天对侗族的风土人情了解和对侗族歌曲的表演,希望同学们能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做一个爱唱歌的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