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12950

2.2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件(共32张PPT)

日期:2025-10-0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0次 大小:797736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课件,32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二章第二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2019 新课标人教版 学习目标 1.明确我国生态脆弱区的大致分布。(区域认知) 2.结合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现状,分析土地退化的原因及综合治理措施。(综合思维)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典型生态脆弱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人地协调观) 课程标准 以某生态脆弱区为例,说明该类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 区域发展 1.生态脆弱区 ①概念: 指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弱、易于退化且难以恢复的地区。 ②分布: 干湿交替、农牧交错、水陆交界、森林边缘、沙漠边缘等地区 2.土地退化 土地沙化:指由于土壤侵蚀,表土失去粉粒而逐渐沙质化,或由于流沙(泥沙)入侵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甚至丧失的现象。 2.土地退化 石漠化: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植被持续退化乃至消失导致水土流失、土地生产力下降、基岩大面积裸露于地表的土地退化过程,多发生在西南石灰岩地区。 2.土地退化 土壤侵蚀:由土壤侵蚀是指土壤及其母质在水力、风力、冻融或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2.土地退化 土壤盐碱化: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 3.我国生态脆弱区 ①特点: 面积大、类型多、分布广。 ②分布地区: 干旱半干旱区 南方丘陵区 西南山区 青藏高原及东部沿海水陆交接地区 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形势和危急区分布图 一、生态脆弱区--南方喀斯特地区石漠化 阅读课本P23-P24,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以下问题: (1)分析贵州喀斯特地区出现大面积的石漠化的原因。 (2)分析喀斯特地区总是与贫困交织在一起的原因。 ①亚季,全年降水量大,多暴雨,流水侵蚀严重; ②而且喀斯特山地多陡坡; ③石灰岩成土过程缓慢,土层薄; ④破坏植被,植被覆盖度低,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频繁发生。 思考: (3)石漠化的危害有哪些? 案例探究———石漠化 耕地破坏,生产力降低。石漠化使土层变薄,土壤层次缺失,土体结构破坏,土壤养分流失,肥力降低。随着耕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恶化。 旱涝灾害严重,人畜饮水困难。植被破坏,导致水源涵养能力差,石漠化地区特殊的地质条件,造成旱涝灾害频发。 生物多样性下降,生态系统日趋脆弱。 思考: (4)石漠化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案例探究———石漠化 促进高产优质农业的发展。加强中低产田的改造力度。 封山育林,恢复植被。 推进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 生态移民。 加大资金投入。 不同时期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北界变迁示意图 气温变化(℃) 3 2 1 0 -1 -2 -3 暖 冷 暖 冷 暖 冷 暖 冷 暖 前 公元 后 3000 2000 1000 500 0 500 10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1950 2000(年) 我国近5000年气温变化曲线 ① ② ③ 农进牧退 牧进农退 暖湿 冷干 气候变化 政策引导 + 农牧交错带向西北移 农牧交错带向东南移 1.北方农牧交错带的概况 ④现象变化: 1961 1967 1973 1979 1985 1991 1997 2003 2009 100 200 300 400 500 降水量/mm 年降水量的变化 多年平均年内各月降水量 案例探究———鄂尔多斯 1、自然原因:阅读课本第25页思考: (1)鄂尔多斯的降水有什么特征 (提示:降水量、季节变化、年际变化) (2)鄂尔多斯降水的变化特征如何影响该地的土地退化 (3)鄂尔多斯地区为什么冬春季节多大风 (4)鄂尔多斯地区土地极易遭受风蚀和沙化的原因是什么 二、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 (1)鄂尔多斯的降水有什么特征 (提示:降水量、季节变化、年际变化) (2)鄂尔多斯降水的变化特征如何影响该地的土地退化 ①鄂尔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