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套小学冀教版 第二单元 分类(一) 《一起来分类》 《一起来分类》是冀教版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分类方法后安排的分类活动。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类的方法,达到巩固的目的;另一方面,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其他同学的做法中体会到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教材情境图呈现了三个层次的学习内容,一是按不同的标准对花进行分类,学生可能更多的选择颜色、形状这两个标准进行分类,因此,教材又给出了按花的种类分类的方法,但其实以这三种标准分类的结果是相同的;二是用不同颜色的方格表示四种花的数量,以图的方式呈现分类结果(类似统计图);三是将分类的结果整理在简单的统计表中。三个层次的活动,让学生经历完整地分类和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过程。 1.在操作、比较、交流的活动中,初步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2.能按不同的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分类的结果。 3.让学生经历完整的分类和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过程,积累基本的统计活动经验。 重点:经历分类的过程,初步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难点: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分类的结果,能对统计的数据提出数学问题。 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简单的分类,分类整理了自己的个人物品,了解了分类的意义。并且要求同学们回家后,把自己房间里的物品分类整理摆放。你们是怎样整理的?有什么体会? (让学生课前分享自己房间整理过的图片,再在课堂上展示、交流。) 教师指名学生说一说,只要说出按一定的标准有序整理就行。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分类与整理。 探究新知 活动一:按不同标准分类 出示情境图1。 师:班级要装饰墙报,老师准备了很多贴花。你们观察这些花,有什么不同吗? 学生独自观察,然后自由说一说。 生1:这些花的颜色不同。 生2:这些花的形状不同。 生3:这里有四种花。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这些不同种类的花颜色、形状不同。 师:下面我们来给这些花分类。 小组活动:给花分类 1. 同桌两人一组,先商量好分类的标准。 2. 拿出课前准备的贴花图片,按各自定的标准分一分。 3.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分类的过程和结果。 4. 整理分类结果。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搜集典型案例。 集体交流。 师:你是怎么分类的?把你分类的过程和结果向同学们说一说。 小组1:我们是按不同颜色分的,这些花有四种颜色,分成四类。 小组2:我们是按不同形状分的,这些花有四种形状,也分成四类。 小组3:这些花有四种,四种花分四类。 师小结归纳学生分类整理的方法和结果。 (1)师:有些小组的同学是先分一分,再数一数的。 先把颜色相同的花分在一起,再分别数出它们的数量。 (2)师:有些小组的同学是边数边画的。 一共有四种形状的贴花,先标记花的形状,然后看每种形状的贴花有几个,就标记几个。 (3)师:还有的小组同学是把同一各类的花放在一组,再数一数的。 出示三种分类方法的结果。 师:对照这三种分法,回想一下自己整理的过程,有什么想法? 生1:都分四类。 生2:有的是按颜色分类的,有的是按形状分类的,有的是按花的种类分类的,但分类的结果都相同。 师:根据这3种呈现方式,你能看出哪种花最多,哪种花最少吗? 生:最多,最少。 活动二:用不同颜色的方格表示四种花的数量。 出示任务一: 师:刚才我们按照颜色、形状、种类对这些花进行了分类,下面我们统一用数学的方式记录下这些花分类的结果。 出示任务一: 1. 独立操作,用不同的颜色的方格表示四种花的数量。 2. 观察涂色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同桌相互说一说。 3. 把四种花的数量填在表中。 学生独立完成涂色、填表任务,教师巡视指导、倾听学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