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14708

冀少版(2024)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星星和倒影》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29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6次 大小:2503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少版,2024,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 cover
课 题 《星星和倒影》 课 型 表演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包含星空、湖水倒映星星等相关的美丽图片、视频资料以及轻柔的背景音乐音频。2. 制作简单的音符卡片(mi 和 so),用于辅助讲解音高概念以及在游戏环节中使用。3. 奖励贴纸若干,用于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表现进行奖励。 课次 第6课时 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 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高低音相互呼应所带来的美妙效果,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大自然中美好景象(如星星与倒影)的向往和欣赏之情。2、艺术表现(1)通过聆听、模仿、互动表演等活动,让学生熟悉并区分 mi 和 so 这两个音的音高,感受音高之间的对应关系,提高学生的音高感知能力和音乐反应能力。(2)引导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从用唱名回应过渡到用手势配合哼鸣的方式回应,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新思维,提升他们在音乐实践中的综合运用能力。3、创意实践(1)学生能够准确辨别 mi 和 so 这两个音高,当教师唱出其中一个音时,能迅速准确地唱出与之对应的另一个音,并能跟随教师的引导,用手势配合哼鸣的方式进行回应,把握好音准和节奏。(2)让学生初步了解简单的音乐互动表演形式,能够在活动中与教师及同学默契配合,展现出良好的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4、文化理解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音乐表演活动的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在合作互动中体验到音乐带来的快乐,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活动一:初步感知 教师活动1:1. 播放一段美丽的星空夜景视频,视频中展现出繁星闪烁,湖面上倒映着星星的画面,同时关闭教室灯光,营造出神秘而美好的氛围,引导学生安静地观看,提问:“同学们,你们看湖面上的星星和天上的星星像什么呀?”2.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引出今天我们要通过音乐来扮演天上的星星和水中的星星倒影,开展一场有趣的音乐表演活动,进而在黑板上板书课题———《星星和倒影》。 学生活动1:认真观看视频,学生发挥想象,积极分享自己的想法,如像镜子里的自己、像好朋友等。 设计意图: 活动二:深入理解 教师活动2:1. 介绍 mi 和 so 音高教师拿出音符卡片(mi 和 so),向学生介绍:“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认识两个音乐里的小音符,它们呀,一个叫 mi,一个叫 so,它们的声音有高有低哦。”教师先分别哼唱 mi 和 so,让学生初步感受两个音高的不同,然后用简单的手势(如抬手表示高音,放低表示低音)辅助示意音高的变化,让学生跟着模仿哼唱和做手势,感受音高的区别,多练习几次,让学生逐渐熟悉这两个音。2. 互动初体验教师说:“现在呀,老师来扮演天上的星星唱一个音,你们就来扮演水中的星星倒影,唱出对应的音哦。”教师先慢速唱出 mi,引导学生唱出 so,然后再唱出 so,让学生回应 mi,反复进行几次简单的互动,对于回应正确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如发放奖励贴纸),让学生在初步互动中感受这种音高对应的游戏规则。手势与哼鸣教学1. 讲解手势动作教师向学生展示并讲解表示 mi 和 so 的手势动作:“同学们,我们现在要给我们的音乐加上好看的手势啦,当我们唱 mi 的时候,手这样放(示范相应手势,如手指并拢放在胸前位置),当唱 so 的时候,手要这样抬起来一点(示范稍高的手势位置),大家跟着老师一起做一做呀。”教师带领学生反复练习手势动作,让学生熟悉每个音对应的手势。2. 哼鸣示范与练习教师示范用哼鸣的方式唱出 mi 和 so(嘴唇轻闭,鼻腔发声哼唱),让学生跟着模仿哼唱,感受哼鸣的发声方法,提醒学生注意哼鸣时声音要轻、要稳,然后让学生将手势和哼鸣结合起来练习,教师唱出 mi 或 so,引导学生一边做手势一边用哼鸣回应,练习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和发音,帮助学生掌握手势哼鸣的回应方式。 学生活动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