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单元第三课《人贵自尊》练习题 一、单选题 1.适度的自尊有助于我们面对批评,改正错误;过度的自尊,则使我们过于敏感,作茧自缚。下列属于适度自尊的有( ) ①数学课上,小宇做错了一道题,老师批评他,他虚心接受,课后认真复习 ②小青考试成绩不理想,看到考得好的同学高兴,她心里暗暗发誓要努力学习 ③小辉上学迟到被老师批评,他觉得很没面子,和老师争吵起来 ④小敏成绩优秀,但她从不骄傲,还经常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清朝的叶存仁,做了三十余年的官。他离任时,部属执意在夜间为他送行话别。原来是部属临别赠礼,故意利用夜色以避人耳目。叶存仁当即写诗一首:“月白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拒礼而去。这件事告诉我们( ) ①自尊的人知荣辱、讲自爱②自尊的人能用正确的言行维护自己的尊严 ③自尊的人都积极向上④自尊的人都是不近人情的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升入中学后,随着生理的发育和心理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注意容貌上的修饰、举止方面的文雅以及行为的后果,为的是塑造更好的形象,以赢得别人对自己的肯定。这种表现是( ) A.自尊 B.自信 C.自立 D.自强 4.自尊的人懂得尊重他人,这是因为( ) ①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②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③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④尊重他人就要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下列能体现“自尊”的是( ) A.士可杀而不可辱 B.天生我材必有用 C.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D.敬人者,人恒敬之 6.“士可杀不可辱”告诉我们做人要有( ) A.自信 B.自尊 C.自立 D.自强 7.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用“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来说明自己的品格和态度。由此可以看出陶渊明( ) ①尊重他人、言谈得当②不慕虚荣、淡泊名利 ③人格独立、心胸豁达④知耻后勇、无所畏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自尊者,则人尊之;自贵者,则人贵之。关于自尊,说法正确的是( ) ①自尊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②每个人都有自尊的需要 ③自尊包括自我尊重和赢得他人的尊重 ④自尊是自傲的一种状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古代有个赶考的秀才,路上又饥又渴,然而当他经过一片桃林时,却只淡淡地望了一眼熟透的桃子便继续低头赶路。当别人问他为什么不摘个桃子充饥解渴时,他说:“桃李无主,我心有主。”意思是说桃李的主人不在,但我心里要有不去偷吃的主见,我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 A.我们要学习古代秀才艰苦奋斗的精神 B.在古代,道德的约束力比法律大 C.古代就有不少这样的秀才爱慕虚荣、沽名钓誉 D.要明白是非对错,能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10.孟子云“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这句话告诉我们( ) A.做人不可以有耻辱感 B.不知耻是可耻的 C.知耻就会失去自尊 D.知耻是不道德的 11.下列做法有利于维护自尊的是( ) A.为了维护面子,有错不承认 B.当他人的评价不能满足自己的自尊需要时,就贬低他人 C.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情 D.对别人的批评、议论斤斤计较 12.在学校的科技比赛中,小航代表本组进行成果展示,最终小航所在的小组获得第一名。得奖后,小航对班上同学说:“如果没有我,我们小组就不可能得第一名。”小航的言行( ) A.能肯定自己的价值,值得学习 B.是有自尊的体现,向他看齐 C.过分追求表面荣耀,需要改正 D.赢得了他人的尊重,为他点赞 1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说明了( ) A.不要因为贫困而自卑 B.自尊的人看重自己的人格 C.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