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干知识排查 一、ATP是细胞内的“能量通货” 1.ATP的功能:是生命活动的_____能源。 2._____—ATP元素组成是_____,由1个_____和1个_____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表示_____。 3.ATP分子去掉末端2个磷酸基团后是_____,该物质是组成_____的基本单位之一。 4.在酶的作用下,_____键水解,形成ADP和磷酸,释放出的能量可以被细胞利用,如_____、神经细胞活动以及细胞中许多其他消耗能量的活动。 5.通过ATP的合成和水解,使_____所释放的能量用于_____,此过程被称为ATP—ADP循环。特点:(1)ATP—ADP循环速度_____,细胞内ATP的含量能够维持在_____的水平;(2)ATP所含能量_____,便于流通使用,是细胞中的“能量通货”。 6.ATP与ADP两者转化时,_____可逆,_____不可逆,酶也不相同,因此ATP和ADP的相互转化不是可逆反应。 二、酶是生物催化剂 1.酶是由_____产生的一类_____,大多数酶是_____,极少数是_____。 2.酶不仅在_____发挥作用,在细胞外和体外都可以发挥作用。 3.酶促使_____发生化学变化而本身却不发生化学变化。 4.酶具有专一性即一种酶只能催化_____或者少数几种_____的反应。 5.酶具有高效性的原因:酶的作用是_____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使得化学反应加快。 6.化学反应进行时需要吸收能量以断开反应分子的化学键,使反应物活化并完成化学反应生成产物,这种化学反应过程中_____被称为活化能。 7.在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必须先将底物置于预设环境下,再与酶_____。 8.酶活性:_____内底物的_____或产物的_____。影响因素:温度、pH、_____、酶的激活剂和抑制剂。 9.温度对酶的影响:酶促反应都有一个最适温度,在此温度以上或以下,酶活性_____。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1)温度升高,反应物分子具有的能量_____,反应速度_____。(2)酶分子本身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发生_____改变,导致热变性,升到一定温度,酶将_____。这两个作用叠加在一起,使得酶所催化的反应表现出_____。 10.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_____遭到破坏,使酶永久_____。低温会使酶的活性_____,但不会破坏酶的_____,当温度适宜时,酶的催化作用_____。 11.酶催化反应时,最适温度和最适pH不会相互影响,即改变温度不影响酶的最适pH,反之亦然。 12.酶量的增加会提高酶促反应的速率,但不会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适当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提高反应速率的同时,生成物的量也增加。 13.温度和pH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底物浓度和酶浓度是通过影响酶与底物的接触面积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并不影响酶的活性。 三、物质通过多种方式出入细胞 1.扩散:分子或离子从_____向_____运动的现象。 2.一般来说,水分子通过_____的_____称为渗透。渗透的条件:(1)具有_____;(2)膜两侧的溶液存在_____。 3.渗透的方向:水分子从溶液中溶质的_____的一侧进入_____的一侧。 4.成熟植物细胞能与外界溶液发生渗透作用,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_____;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发生_____。 5.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1)外界溶液浓度_____细胞液浓度;(2)细胞膜及细胞膜以内的部分的伸缩性_____细胞壁的伸缩性。 6.只有活的_____才可发生质壁分离,动物细胞和根尖分生区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 7.细胞在一定浓度的溶液(溶质可透过膜)中发生质壁分离后可_____,如甘油、尿素、乙二醇、KNO3溶液等。 8.被动转运:物质由浓度_____的一侧转运至浓度_____的一侧,包括扩散和_____。 9.扩散特点:(1)_____浓度梯度运输;(2)不借助_____;(3)_____消耗能量。例如,氧气、二氧化碳、甘油、酒精等。 10.易化扩散特点:(1)_____浓度梯度运输;(2)必须借助_____;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