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17007

模块检测试卷(二)(课件 练习,共2份)浙科版(2019)必修1 分子与细胞

日期:2025-04-21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5次 大小:39310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模块,分子,必修,2019,科版,2份
    模块检测试卷(二)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2024·杭州高一期中)下列关于构成生物体的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自然界都能找到 B.组成生物体的无机盐大多以离子形式存在 C.Mg2+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Fe3+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 D.猴、狗等动物血液中的Ca2+浓度过低会发生抽搐 2.某生物兴趣小组成员欲检测花生种子中的某些成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检测蛋白质时,向花生种子匀浆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和B的混合液 B.检测油脂时,制作花生子叶临时装片,可用显微镜观察到被染成橙黄色的脂肪颗粒 C.检测还原糖时,向花生种子匀浆中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后37 ℃水浴加热 D.检测淀粉时,向花生种子匀浆中加入适量的龙胆紫染液,观察是否出现蓝紫色 3.幽门螺旋杆菌是引起胃炎和胃溃疡的重要原因,其具有传染性,易通过唾液、粪便等途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幽门螺旋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但含有核仁 B.幽门螺旋杆菌生命活动所需的 ATP 主要来自线粒体 C.幽门螺旋杆菌可利用胃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自身蛋白质 D.外出聚餐会提高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风险 4.(2023·温州高一期末)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罗伯特·胡克利用显微镜发现并命名了细胞 B.恩格斯把细胞学说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C.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可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D.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物体结构的研究进入微观领域 5.磷脂分子在水-空气界面会铺成如图a所示的单层磷脂分子层,在水溶液环境中会自发形成如图b、c所示的脂质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提取口腔上皮细胞的磷脂所铺成的图a面积约是其细胞膜面积的2倍 B.图b和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和基本结构保持一致 C.图c所示的脂质体可以运送脂溶性药物 D.两种脂质体在蒸馏水中均会吸水涨破 6.(2023·宁波高一期末)鸟嘌呤(G)和腺嘌呤(A)一样可以形成核苷三磷酸,简称为GTP。GTP和ATP都属于细胞内的高能磷酸化合物,结构和功能也类似。在GTP酶的催化作用下,GTP会转化为GDP,并释放能量。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每个GTP由1个脱氧核糖、1个鸟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B.GTP所有的磷酸基团脱落后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 C.GTP在细胞内的含量很多,且易于合成和水解 D.ATP和GTP可能分工不同,用于不同的吸能反应 7.荧光素在接受能量时被激活,在荧光素酶的催化下,与氧气发生反应形成氧化荧光素,并产生荧光。研究人员用不同pH处理荧光素酶后,在添加足量荧光素、一定量ATP溶液的条件下测定酶浓度与发光强度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pH为6和9的组别发光强度低于7.5的原因不相同 B.A点之后发光强度不再增加的限制因素是荧光素含量 C.每组应先将反应溶液的pH分别调至设定数值再混合 D.若加入葡萄糖未发出荧光,说明葡萄糖不是能源物质 8.(2024·湖州高一联考)酶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酶既可作为催化剂,又可作为另一化学反应的底物 B.酶在发挥催化作用的过程中都需要消耗ATP C.酶可催化底物发生化学变化,而此过程中酶本身却不发生化学变化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不宜用H2O2作为底物 9.(2024·绍兴高一期末)将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装入透析袋,再放于装有清水的试管中,并在试管中滴加碘-碘化钾溶液(由半透膜制成的透析袋,水分子、碘-碘化钾可以自由透过,而淀粉分子则不能),实验装置如图所示。30 min后会发现(  ) A.透析袋缩小,袋内呈浅黄色 B.透析袋胀大,袋内呈蓝色 C.试管内液体浓度减小,袋外呈蓝色 D.试管内液体浓度增大,袋外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