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17058

【新课标·新思维】2025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学案 专题19实验探究判断(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5-04-19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61次 大小:26164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专题,解析,原卷版,判断,探究,实验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9 实验探究题 【考点1】有关物质成分的探究(固体成分、气体成分、溶质成分、组成元素) 1.已知草酸钙(CaC2O4)加热易分解。某实验小组对其分解产物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草酸钙加热分解产生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提出问题】非金属氧化物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猜想一:CO 猜想二:CO2 猜想三:CO和CO2 猜想四:H2O 【提出质疑】 (1)猜想四不成立,原因是 。 【设计实验】 (2)实验装置如图: 实验现象 结论 B中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非金属氧化物中有 D中观察到 非金属氧化物中有CO 【实验结论】 (3)猜想 成立,则草酸钙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交流反思】 (4)从环保的角度考虑,该实验装置的不足之处是 。 2.实验室有两瓶试剂,分别为待测液A、待测液B,已知一瓶是稀盐酸或稀硫酸,另一瓶是NaOH溶液或Ca(OH)2溶液。同学们对待测液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1)小芳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A滴于pH试纸上,测出待测液A的pH约为3,则待测液A是 溶液(填“酸”或“碱”)。 (2)为进一步确定溶液中溶质成分,小芳又做了四组实验。请你帮助她完善如表并分析: 实验序号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所加试剂 锌粒 BaCl2溶液 紫色石蕊溶液 Na2CO3溶液 现象 待测液A 产生白色沉淀 变红 产生气泡 待测液B 无明显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变蓝 无明显现象 根据实验现象,可推测出待测液A是 (填化学式)溶液。以上四组实验中,只根据其中一组的实验现象即可证明待测液B为NaOH溶液的是 (填实验序号)。 【质疑讨论】 (3)小强对实验二中待测液B产生白色沉淀的现象提出质疑,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待测液B已变质,写出待测液B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 【提出问题】NaOH溶液变质后,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 (4)猜想一:NaOH、Na2CO3;猜想二: 。 【设计实验】 (5)小强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帮助他完善下表,得出正确结论。 实验方案及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取少量变质后的NaOH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一成立 步骤二:取少量步骤一中的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 溶液变红 【反思拓展】 (6)解决同一个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上表步骤二还可以用下列 (填字母代号)方案代替,产生其他的现象后,也能得到相同的结论。 a.滴加CuCl2溶液 b.滴加MgSO4溶液 c.通入CO2 3.“锡纸烤鸡蛋”是一种特色小吃,它的一种做法是用“锡纸”包裹住鸡蛋,在炭火上烘烤。“锡纸”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锡纸”包裹的鸡蛋能被烤熟。体现了金属的物理性质是 ;烘烤结束后,用水熄灭炭火,其灭火的原理是 ; 某化学兴趣小组收集了残留的鸡蛋壳碎片,查阅资料得知。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不考虑鸡蛋壳中其它成分影响的情况下,小组成员进行了如下探究。 [进行实验] 实验一,取蛋壳碎片。除去卵壳膜,灼烧蛋壳碎片得到白色固体,冷却备用。 [提出问题] 白色固体中主要含有什么物质? [形成假设] 猜想一:有CaCO3,猜想二:有CaO 猜想三: 有CaCO3和CaO [实验验证] 实验二:取少量白色固体。装入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再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用手触碰试管外壁,有发热现象。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呈 色; 实验三:取实验二中溶液的液体,用吸管向液体中吹入呼出的气体。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变浑浊的原因 ; 实验四:另取少量白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形成结论] 由实验二至实验四得出的结论是:猜想 成立。 [表达交流 ] 在实验一至实验四的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4.人类研发使用可降解塑料,是防治“白色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