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7.1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2024-2025学年秋季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 第七课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01 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 02 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自学导航(P58-62)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强调以人文化成天下,以人类社会和人本身发展的道理来教育世人,达到促进社会和谐、成就美好人生的目的,并由此发展出影响深远的中华人文精神。 学校开展“品优秀传统文化,悟中华人文精神”的活动,同学们对此展开热烈讨论。 我很喜欢“君子和而不同”这句话,它告诉我们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和谐共处。 我读过许多古代神话传说,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伏羲画卦、神农尝草、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它们都蕴含着勇于追求梦想的执著精神。 我特别喜欢中国古典名曲《高山流水》,从曲子中就能听出山之雄浑、水之浩瀚,感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千古美谈。 我非常欣赏《论语》中描写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精神。 ◎结合以上同学的讨论,谈谈中华人文精神对你的启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鼓励我们继续发扬优秀传统和精神,为实现个人成长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生活观察 1.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 (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成就美好人生。(58页蓝字)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P59 2 历史上的中华人文精神,渗透在诗书礼乐等精神文明的创造中,发挥了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抄) 3 笔记梳理 2.中华人文精神的主要体现 ①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②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③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④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春秋时期,管仲和鲍叔牙是好友。两人虽然性格和才能各异,但能够相互理解和尊重,共同为齐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管鲍之交 思考:结合故事,谈谈你对“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理解。 探究与分享1 2.中华人文精神的主要体现 ①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内涵:求同存异,就是既找出共同点,找到最大公约数,又保留不同点,尊重不同意见。求同能让人们更加亲近、友善,存异则让人们彼此尊重、包容。和而不同,就是倡导和谐相处,协调不同意见,但不盲从苟同。 作用:有助于解决人际矛盾,为化解当代社会冲突提供重要启示。 2024年6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习近平强调,70年后的今天,面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重大课题,中国又给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时代答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背后的“和而不同”文化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具有现实意义。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交通的日益便捷,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然而,由于文化、历史、宗教等方面的差异,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和冲突。此时,如果我们能够践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去理解和尊重他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寻求共同的利益和发展目标,那么这些矛盾和冲突就能够得到有效化解,世界也将变得更加和平与繁荣。 知识拓展 ②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内涵:各种各样的文化表现形式都承载着做人做事的道理,可以教育人、感化人,成就理想人格。 作用: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对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义。 《兰亭集序》,东晋王羲之的行书代表作,记述了兰亭雅集的情景,不仅书法艺术精湛,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而且文章中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悟,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