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5年普通高考第三次适应性检测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卷面分值: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 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本卷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0-16C1-35.5Fe-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杏子乍青桑葚紫,家家树上有黄童”,描述了孩童在初夏时节采吃水果的景象。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A.杏子中的纤维素很难被消化,因此对人体的健康无益 B.桑葚甘甜可口,果实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糖类 C.孩童看到杏子时分泌唾液属于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 D.将青杏与成熟桑甚放置在一起密封,有利于青杏成熟 2.异常的蛋白质通常会被内质网包裹形成自噬小泡,再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利用自 噬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将这些蛋白质降解,这个过程属于细胞自噬。细胞自噬过程有多种自 噬相关的基因参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合成 B.细胞自噬和细胞凋亡都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形成自噬溶酶体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D.异常蛋白质降解形成的小分子可以被再次利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5年普通高考第三次适应性检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1页共16页 3.下表为某些物质影响兴奋的传导和传递过程的作用机制,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物质 作用机制 河豚毒素 与神经元上的Na+通道结合,阻断Na*内流 肉毒素 阻止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 有机磷农药, 使水解乙酰胆碱的酶失活 氟西汀 抑制突触前膜对5-羟色胺的回收 A.河豚毒素会抑制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 B.肉毒素可导致兴奋无法在细胞间正常传递 C.有机磷农药可导致乙酰胆碱持续发挥作用 D.氟西汀可降低突触间隙5-羟色胺的浓度 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氮循环中土壤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序号 土壤中的微生物 同化作用类型 在生态系统氮循环中的主要作用 ① 硝化细菌 异养型 将氨氧化为亚硝酸、硝酸 ② 根瘤菌 异养型 将氨转化为蛋白质 ③ 尿素分解菌 异养型 将尿素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 ④ 固氨蓝细菌 自养型 将氮气转化为含氮的养料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橘小实蝇的蛹色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棕色(A)对白色(a)为显性。某只 纯合棕蛹雄蝇甲发生如图所示变异。某小组将甲与白蛹雌蝇杂交,从F,中选取雄蝇逐只分 别与白蛹雌蝇杂交,单独统计每只雄蝇后代的表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发生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 B.F,中棕蛹雄蝇:白蛹雄蝇=1:1 CE中部分维绳的后代有子的棕蝇 XY D.F,中雄蝇的后代均无法根据蛹色判断性别 6.猫唾液中的F蛋白是一种常见的吸人性过敏原,由四条肽链组成,可刺激机体产生两类不同 的抗体。F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有助于诊断F蛋白引起的过敏反应。下列关于F蛋白单克隆 抗体制备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F蛋白对小鼠进行免疫,从该小鼠的脾中得到能产生F蛋白抗体的B淋巴细胞 B.将获得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痛细胞用PEG诱导融合后,经筛选能获得杂交瘤细胞 C.将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混合培养,才可能筛选出产生F蛋白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D,成功筛选出的两类杂交瘤细胞在小鼠体内培养,产生的抗体均可与F蛋白结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5年普通高考第三次适应性检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2页共16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