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18562

9.3.2 撒哈拉以南非洲 课件(共26张PPT内嵌视频)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19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7次 大小:1436574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9.3.2,视频,七年级,地理,人教,学年
  • cover
(课件网) 自2024年初,南部非洲干旱,近7000万人面临粮食短缺。多国宣布灾难状态,呼吁国际援助。国际社会需加强合作,提供粮食援助并建设农业基础设施,以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第九章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第2课时)1.阅读材料和视频,理解气候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综合思维) 2.认识本区人口、粮食、环境等问题的严重性,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 3.通过地图、材料等,了解当地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途径,理解国家和地区间的合作对当地经济的促进作用。(综合思维) 二、人口、粮食与环境 世界各大洲或地区人口总数(2020年)和平均人口增长率(2015—2020年) 1.人口问题 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 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速度快。 生产方式落后,粮食单产低且增产较慢。 2.粮食问题 热带草原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湿季。湿季如果降水及时,雨量充足,农业就有好收成;如果降水延迟到来或者不足,就会发生旱灾,造成粮食减产和牲畜死亡,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困难。 自然原因 农业 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广 干湿季明显,易出现旱灾,导致粮食减产 结合上节课的热带草原气候特征,分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为何频繁出现旱灾?旱灾如何影响粮食生产。 为了获得更多的粮食和肉类 砍伐森林 开垦草原 过度放牧 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生态环境恶化 单产低,为开垦更多土地需要劳动力 人口过多 粮食不足 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面积 环境恶化 自然原因 社会经济原因 维持生存 森林和草原的 生态功能 消失 恶性循环 探究: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人地关系问题。 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必须做到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相适应。根据你的理解,最重要(1项)、次重要(2项)、一般重要(3项),把下列有关撒哈拉以南非洲协调人地关系建议的代号,填到金字塔形的小方块中,并说出你的理由。 A.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 B.保护环境,减轻自然灾害 C.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解决食物短缺问题 D.大力发展制造业等产业,建立独立的经济体系 E.加强团结与合作,减少种族纠纷和部落冲突 F.引进人才和技术 A C B D E F 思与学 我国杂交水稻香飘非洲。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尼日利亚、坦桑尼亚等国家都有种植我国的杂交水稻。我国的杂交水稻为什么能在非洲推广呢?原来与非洲原产的水稻相比,我国的杂交水稻产量更高,有助于解决当地人的吃饭问题。我国的农业专家选育了适合当地环境的水稻品种,带去了先进的农业设备,还对当地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我国的杂交水稻为什么能在非洲推广 我国的杂交水稻在非洲推广 三、快速发展的经济 阅读教材图9.29,归纳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传统经济特点。分析传统经济特点的形成原因。小组合作讨论,代表发言,其它小组相互补充。 历史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许多国家长期受殖民主义者占领和掠夺,出口初级农矿产品,进口工业产品,经济发展缓慢,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位置。 价格低廉 价格昂贵 1.经济发展概况 思考:如何改变经济过分依赖初级产品出口的状况,使经济快速发展? 上节课的肯尼亚的旅游宣传视频能让我们感受该国家经济快速发展。 肯尼亚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也是野生动物的乐园。旅游业形成了旅游产品以观赏野生动物为主、旅游发展模式先国际后国内、客源国较为集中和力推生态旅游等特色。旅游收入的增长态势,也有助于弥补商品贸易逆差,平衡财政收支。 发展多样化农业 发展加工工业 发展民族工业 2.经济稳步增长 3.中非经济合作 2017年,连接埃塞院比亚和吉布提的亚吉铁路建成通车。这条采用中国标准、由中国建造的现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