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套小学冀教版 第三单元 不超过100的数与加减法 《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是冀教版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00以内的数与加减法》第四部分两位数减一位数第3课时(教科书61页、62页)教学内容,求两数相差多少的问题。教材设计了“妈妈和儿子比年龄”的情境,给出了“妈妈34岁,儿子9岁”这个数据信息,通过提问题的方式,把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相差几这三种表述方式整合在一起,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随后,教材给出计算34-9的简化口算方式,把减数9当成10来减,对减数进行一个微小的调整。这个调整会使计算结果偏大,再用减得的差加上1,引导学生多种方法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本节课学习的重点是能根据情境中的数学信息提出用减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并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教学活动中,要呈现情境图让学生观察,了解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根据发现的信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对两个数大小的认识提出“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数学问题,并会用减法计算。难点是理解两数相差的三种不同表述,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理解三种不同表述的含义是一样的,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发现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解答的过程。 2. 理解同一问题的不同表述方式,能解答两个数量相差多少的数学问题。 3. 让学生在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能根据情境中的数学信息提出用减法解决(两个数量相差多少)的数学问题。 难点:理解同一问题的不同表述方式,能解答两数相差多少的简单问题。 复习导入 师出示口算: 46-5= 58-3= 46-7= 58-30= 师:对比观察,说一说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同与不同? 生1:第一组上下两题都是两位数减一位数,都是先从个位减起,46-5= 41,先算个位6-5= 1,再算1+40=41;46-7=39,个位6减7不够减,从十位退1,用16-7=9,再算9+30=39。 师:当个位不够减时,要从十位退1当10再减,十位的数退1就减少了1个十,十位上的数要减1。 生2:第2组减法算式被减数相同,减数不同,第一个算式的3在个位上,3表示3个一,第二个算式的3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58-3= 55,先算个位的8-3=5 ,再算5+50=55;58-30=28,先算50-30=20,再算20+8=28。 师: 也就是个位数减个位数,十位数减十位数,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师:前面我们一起学习了减法计算的方法,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索应用减法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以前期学习的减法计算对比练习,帮助学生整理复习两位数减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回顾所学,为新知教学作好铺垫。 效果评价:对学生的发言,给予肯定和鼓励。 探究新知 活动一:比较两个数量相差多少 出示教材情境图1。 师:大家请看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1:弯弯的月亮下,妈妈和小明在一起休息。 生2:妈妈今年34岁,儿子今年9岁。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妈妈比儿子大多少岁? 师引导学生建构“比一个数多几(少几)”问题模型。 师:这个问题还可以怎么问? 生2:儿子比妈妈小多少岁? 生3:儿子和妈妈相差多少岁? 师:读一读这3个问题,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1:都是求儿子和妈妈相差多少岁,把妈妈的岁数放在前面比较就问妈妈比儿子大多少岁;把儿子的岁数放在前面比较就问儿子比妈妈小多少岁。 生2:妈妈比儿子大几岁和儿子比妈妈小几岁解决的是同一个问题。 师:是的,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问法。 师:怎么解决这个数学问题?应该怎样列式? 生:可以列算式:34-9,要求“妈妈比儿子大多少岁”,是将妈妈的岁数和儿子的岁数进行多少比较,从妈妈岁数中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