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套小学冀教版 第三单元 不超过100的数与加减法 《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 《两位数减一两位数(不退位)》是冀教版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00以内的数与加减法》第四部分两位数减一位数第1课时(教科书57页、58页)教学内容。教材安排了“小强送画片”的情境,给出了“我有46张画片,给你4张”的数据信息,提出了“小强还有多少张画片”的问题。在列出算式的基础上,免博士提出“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要求,教材给出了“从6根中去掉4根……”摆小棒计算方法和“先把46分成40和6……”算法的分步算式,体现算法的多样化。然后,蓝灵鼠提出“两个人的方法在算式上还可以这样表示”,提炼出口算方法的分解算式,明确两种算法共同的算理。 本节课学习的重点是掌握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难点是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算理。教学活动中,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计算和交流不同算法的时间,使学生理解摆小棒计算和分步口算在算理上的一致性。 1.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用自己的方法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过程。 2. 能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不退位减法。 3.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重点:掌握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复习导入 师出示口算: 9-5= 8-8= 7-4 = 5-3= 40+5 = 60+8 = 8 +40= 7 +30=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100以内数的减法计算知识。 设计意图:以复习10以内的减法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回忆计算方法,为新知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教学作好铺垫。 探究新知 活动一: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 出示教材情境图1。 师:大家请看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小强有46张画片,送给小红4张。 师出示问题“小强还剩下多少张画片?” 师:怎么解决这个数学问题?应该怎样列式? 生:用小强画片的总张数减去送给小红的,就是剩下的,所以列减法算式,46-4=。 师:“小强有46张画片”这是小强画片的总数,“给了小红4张”,从总数中去掉送给小红的画片数,就是他剩下的画片数?列减法算式,46-4= (张)。 师:怎样算呢?你学过哪些减法运算?请大家联系我们之前学习的计算方法,可以用小棒摆一摆,或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口算,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最后全班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师引导交流。 师:你是怎么算的?说出来和大家交流。 生1:我是摆小棒算的,计算46-4=?,先摆4捆6根小棒表示4个十6个一,46减去4就从6根小棒里拿走4根,现在还剩4捆2根,也就是4个十2个一,所以46-4=42 。 生2:我这样算,先把46拆成40和6,先算6-2=4,再算40+2=42。 师:这也是用转化的方法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将两位数都拆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计算一位数减一位数,再把减得的结果和整十数相加,分二步计算。 师引导学生对比发现两种算法共同的算理。 师:一个是根据摆小棒直接算,一个是把两位数拆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步计算,大家把两种算法放在一起对比,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先摆4捆6根小棒表示46,计算46减4,从散放单根的小棒里去掉4根,就是从6个一里面去掉4个一,用算式表示是6-4=2,再把4捆和2根小棒合在一起,用算式表示是40+2=42。 师:两种计算的方法在算式上可以这样表示。 活动二:总结计算方法 出示教材“试一试”。 78-5= 69-8= 46-6 = 师:请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算一算。 学生自由完成口算 师引导交流:你是怎么算的?谁来说一说自己的算法和答案? 生1:78-5=73,我是摆小棒算的。摆7捆8根小棒表示78,计算78减5,从散放单根的小棒里去掉5根,就是从8个一里面去掉5个一,用算式表示是8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