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二 碳和碳的氧化物-2025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收官测试卷 (试卷满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Ca-4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有关碳及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碳的单质都是黑色的 B.植物光合作用可将转变为 C.CO和元素组成相同,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它们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 2.近年来研究发现,以新形态存在的碳单质在诸多领域中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石墨具有金属光泽,有优良的导电性能,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B.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在材料、催化、信息等诸多领域中有重要应用 C.石墨粉和黏土粉末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制铅笔芯 D.金刚石、石墨和C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因此在性质和用途上存在明显差异 3.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 B.构成金刚石和石墨的原子大小不同 C.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 D.石墨质软,具有导电性 4.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制取的发生装置中连接压强传感器,如图1,测得实验过程中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化情况如图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b段长颈漏斗中液面逐渐上升 B.bc段反应物固体与液体脱离接触 C.c点的对应操作是打开弹簧夹 D.该发生装置可以控制反应速率,得到平稳的气流 5.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表示物质之间能一步转化)。通常甲为固态单质;乙、丙为两种无色气体,且所含元素种类相同,乙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丙可用作气体肥料 B.①②③均可通过化合反应来实现 C.④可通过丙与甲反应来实现 D.为了防止乙气体中毒,可在煤炉旁放一盆水 6.在三颈烧瓶中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然后将三颈烧瓶与盛有盐酸、NaOH溶液的注射器和压强传感器密封连接(如图1所示)。检验气密性后,在时快速注入一种溶液,时快速注入第二种溶液,测得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时注入的溶液是盐酸 B.前压强减小对应的反应示意图如图3所示 C.~期间压强不变且大于0可证明收集的气体不纯 D.后压强增大的原因是NaOH溶液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 7.某气体X中可能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X的成分,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已知: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A中出现浑浊现象,则X中一定含有 B.若C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X中含有水蒸气 C.若D中固体变红,E中石灰水变浑浊,则X中一定含 D.若A、B装置位置互换,则无法判断X中是否含有 8.现有和CuO的混合物Wg,在高温条件下用足量的CO还原,得到金属混合物2.4g,将生成的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全部吸收后,产生白色沉淀5.0g,则W的数值为( ) A.7.4 B.4.6 C.3.2 D.3.8 9.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证明能与水发生反应 向集满气体的软塑料瓶中加入适量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 B 证明乙醇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点燃乙醇,在火焰上方依次罩一个干燥烧杯和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C 除去CO中的 将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然后干燥气体 D 区分木炭粉和二氧化锰粉末 取等量两种粉末分别加入等量水中,搅拌,观察现象 10.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4种途径对全球碳中和的贡献率如图1,在研究膜吸收法吸收时,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比较了3种吸收剂对烟气中的脱除效果,结果如图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到2050年对全球碳中和贡献率最大的途径是碳替代 B.光合作用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的重要途径 C.随烟气流速增大,二氧化碳脱除效果增强 D.当烟气流速相同时氨基乙酸钾对烟气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