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19493

10.2《巴西》 第一课时 教案(表格式)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19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6次 大小:143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0.2,七年级,地理,2024,人教,格式
  • cover
《巴西》第1课时教案 学科 初中地理 年级册别 七年级下册 共1课时 教材 人教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二节《巴西》。教材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巴西的基本地理特征,包括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口构成、经济发展以及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等内容。教材通过丰富的地图、图表和文字资料,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巴西的地理特点和人文风貌,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兴趣,但地理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尤其是在地理空间概念和综合分析能力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巴西这个国家可能有一定的初步了解,但对其详细的地理特征和经济发展状况了解不多。因此,教学中需要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段,如地图、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同时,学生在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方面的能力也在逐步提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课时教学目标 人地协调观 1. 通过分析巴西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口分布,理解人地关系的重要性。 2. 了解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综合思维 1. 通过读图和资料分析,理解巴西的自然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 分析巴西热带雨林的生态价值及其面临的威胁,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区域认知 1. 通过地图和图表,认识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和气候类型。 2. 了解巴西的主要城市和工业中心,认识其区域发展特点。 地理实践力 1. 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关于巴西热带雨林保护的调查报告。 2. 通过实地考察或虚拟考察,了解当地地理环境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和气候类型。 2. 巴西的人口构成和主要城市的分布。 3. 巴西的经济发展特点和主要工业中心。 难点 1. 理解巴西热带雨林的生态价值及其面临的威胁。 2. 分析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措施。 3. 探讨巴西如何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议题式教学法、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地图、视频资料、学生调查报告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 (1) 播放一段关于巴西的视频,展示巴西的自然风光、城市风貌和文化特色。 (2) 引导学生观看视频,提问:你对巴西有哪些印象? (3) 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4) 引导学生思考:巴西为什么被称为“热带大国”? (5) 通过地图展示巴西的地理位置,简要介绍其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6) 引导学生观察地图,找出巴西的主要河流和山脉。 引入主题 (1)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巴西的自然环境对其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2) 介绍巴西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类型,强调热带雨林的重要性。 (3) 通过图表展示巴西的人口分布和主要城市的位置。 (4) 引导学生分析巴西的人口构成和城市分布特点。 (5) 介绍巴西的经济发展特点,重点讲解农业和工业的发展情况。 (6)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巴西的主要农产品和工业产品。 1. 观看视频,记录下自己对巴西的印象。 2. 回答教师的问题,分享自己的看法。 3. 观察地图,找出巴西的主要河流和山脉。 4. 思考并回答问题,积极参与讨论。 评价任务 1. 视频观看认真: 2. 地图观察仔细: 3. 问题回答积极: 设计意图 通过视频和地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直观地了解巴西的地理特征和文化特色,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探究活动一:巴西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活动一:巴西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引导学生读图 (1) 展示巴西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其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 通过地图,指出巴西的主要河流和山脉,强调亚马孙河的重要性。 (3) 介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