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19709

【情境教学】9.1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19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3次 大小:17733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情境,教学,日益完善,法律,体系,教学设计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九课第一框《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 一、教材解析 本节课是 2024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第九课 “法律为我们护航” 的第一课时,重点聚焦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教材开篇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法律场景,如交通规则、消费权益保护等,引发学生对法律的关注和思考,自然引出法律体系这一主题。随后,详细阐述了法律的本质,即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我国法律体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接着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组成,包括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这些法律部门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构成有机整体。同时,教材强调了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意义,如为国家治理提供坚实法律保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等,并介绍了国家在完善法律体系方面的举措。教材内容编排由浅入深,既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又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法律概念,增强法治意识。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开始关注社会现象,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思维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有待提高。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法律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如知道遵守交通规则、不能偷窃等,但对于法律的本质、法律体系的构成等深层次知识缺乏系统了解。他们渴望了解更多法律知识,以应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法律问题,但由于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有限,在理解复杂法律概念时可能会感到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将抽象知识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提升学生的法治素养。 三、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学习我国法律体系的性质,深刻认识到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认同,增强对国家法治建设的信心,自觉拥护党的领导,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道德修养:理解法律与道德的紧密联系,法律是道德的底线,道德是法律的支撑。在学习法律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引导学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做到德法兼修,提升道德修养水平。 法治观念: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法律体系的构成和完善过程,认识到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增强规则意识和法治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健全人格:通过探讨法律对个人行为的规范和引导作用,培养学生自律、自强的品质,塑造健全人格。使学生明白在法律的框架内,自由地发展个性,实现个人价值,同时尊重他人权利,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责任意识:引导学生认识到完善法律体系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鼓励学生积极关注法治建设,为法律体系的完善建言献策,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法治实践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法律的本质以及我国法律体系的性质,明确我国法律体现人民意志。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组成,了解各主要法律部门的功能和作用。3.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1.理解法律作为统治阶级意志体现的内涵,结合我国国情,深刻领会我国法律体系的人民性。 2.认识到国家完善法律体系的复杂性和系统性,以及青少年在法律体系建设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五、资源与工具 多媒体教学、多个图文视频资源 六、方法与策略 教法:讲授法、情景创设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七、教学内容设计 导入 预设过程(约3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前小游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