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19786

7.1 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课件(26张PPT)+内嵌视频

日期:2025-04-18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8次 大小:1838692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影响,远的,人文,精神,课件,26张
  • cover
(课件网) 从《论语》中撒贝宁读出了什么? 仁以为己任,修己安人的人生追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孝悌忠信,温良恭俭让的处世原则。 《论语》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智慧的源泉,其中所蕴含的精神理念至今仍深刻地影响着我们。 2024 统编版 新教材(七年级下册) 道法 第七课 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讲课人:李老师 时间:2025-04 7.1 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政治认同 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处世方法、教化思想、美学追求、生活理念等,阐述中华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责任意识 核心素养目标 能够将中华人文精神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从中汲取促进健康成长的精神养分,塑造理想人格,增强责任担当。 1、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 2、中华人文精神的主要体现: 3、中华人文精神的四大内容及 相应内涵、作用 自主学习 探究与分享 中华人文精神是如何形成的? 1.中华人文精神是如何形成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周易》讲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古人认为,观察大自然中日月星辰的变化,可以知晓四季转换的规律;观察人间万象,可以知晓人和社会的道理,通过礼乐教化促成人类的文明。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强调以人文化成天下,以人类社会和人本身发展的道理来教育世人,达到促进社会和谐、成就美好人生的目的,并由此发展出影响深远的中华人文精神。(P58) 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故步自封、陈陈相因谈不上传承,割断血脉、凭空虚造不能算创新。要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强调以人文化成天下,以人类社会和人本身发展的道理来教育世人,达到促进社会和谐、成就美好人生的目的,并由此发展出影响深远的中华人文精神。 中华人文精神有哪些丰富内涵?为什么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 听习近平讲述文化传承发展之道 姬昌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 人文:在古代主要指礼乐教化、典章制度,也泛指人事,即人类社会的行为、习俗或状态。中国古人的许多思想尤其是政治、伦理思想,都基于“人”提出,以人为中心去认识世间万物,思考人与万物的关系,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辉。 释义:观察大自然中日月星辰的变化,可以知晓四季转换的规律;观察人间万象,可以知晓人和社会的道理,通过礼乐教化促成人类的文明。 1、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 P59 (1)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2)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成就美好人生。(摘抄) (3)渗透在诗书礼乐等精神文明的创造中,发挥了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摘抄) 下列同学的发言,分别体现了怎样的中华人文精神? 我很喜欢“君子和而不同”这句话,它告诉我们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和谐共处。 我特别喜欢中国古典名曲《高山流水》,从曲子中就能听出山之雄浑、水之浩瀚,感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千古美谈。 我非常欣赏《论语》中描写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精神。 我读过许多古代神话传说,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伏羲画卦、神农尝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它们都蕴含着勇于追求梦想的执着精神。 ①_____ ②_____ ③_____ ④_____ 处世方法 教化思想 美学追求 生活理念 2.中华人文精神的主要体现 P59-61★ 求同存异 和而不同 文以载道 以文化人 形神兼备 情景交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