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分桃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数学第六册 备课人: 教学目标 结合“分桃子”的情境,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物过程与除法竖式计算过程的联系。 能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物过程与除法竖式计算过程的联系。 课前准备 实物展台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出示“分桃子”情境图,学生独立观察,获取信息。 2.提出问题“这些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分到多少个?” 3.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4.集体交流反馈,要求学生说清楚分物的具体过程。 发现新知 说一说竖式每一步的意思 结合分物过程,学生尝试用除法竖式算一算。 展示学生的竖式 可能出现的不同算式: 说一说竖式每一步代表的意思 算式(1)、算式(2)表示先分6捆,把6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30,就是60÷2=30;再把余下的8根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4根,就是8÷2=4;30+4=34。 算式(3)只适合正好分完的情况,而遇到不能正好分完时,就无法表示了。因此鼓励学生结合实际分物过程学习竖式,一般写成算式(2)形式。 小结 除法竖式计算的一般方法:从被除数的高位算起,先算十位,再算个位,并指导学生数位对齐,书写规范。 继续探索 解决问题“68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猴子,每只分到多少个,还剩多少个?” 遇到学生读懂题目,列出算式,尝试用除法竖式进行计算。 组织学生交流计算过程,追问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 仿照上面竖式的解释过程,重点强调余数的意义:剩下2个桃子,不够再分,所以余数是2,余数比除数要小。 巩固练习 第1、4题,学生读懂题意,独立解决问题后集体交流反馈,重点说一说分的过程。 第2、3、5题,学生独立计算后校对订正。 前2题结合问题串的学习,帮助学生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过程;第3题是巩固除法计算的练习;第4题是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第5题培养口算能力,为试商打基础。 课堂小结 师: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