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套小学冀教版 第三单元 100以内的数与加减法 《两位数减整十数》 《两位数减整十数》是冀教版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00以内的数与加减法》第二部分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第3课时(教科书51页、52页)教学内容。教材设计了小朋友做纸花送给幼儿园的情境,给出“做了46朵,送给幼儿园一些后还剩 20 朵”的数据信息,提出“送给幼儿园多少朵纸花”的问题,并提出“解答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明白求送给幼儿园多少朵纸花,就是用做的纸花总数减去剩下的纸花,然后让学生写出算式,并用自己的方法计算。 两位数减整十数的知识基础是整十数减整十数和整十数加一位数。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会两位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以及解答减法实际问题的分析方法。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在弄清楚如何解答后,再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教材呈现的两种方法,在算理上是一致的,让学生理解两位数减整十数,就是减几个十。 1.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用自己的方法口算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交流口算方法的过程。 2. 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掌握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 3. 在自主尝试计算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掌握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 难点:解答减法实际问题的分析方法。 复习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00以内的计算知识,在讲新内容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些复习题。 1. 口算: 90-20= 80-50= 60-30= 50-40= 2. 复习数的组成。 46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49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设计意图:复习整十数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以及数的组成,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为新知两位数减整十数教学作好铺垫。 探究新知 活动一:探究两位减整十数 出示教材情境图1。 师:观察以上图画,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1:我看到有4个小朋友在剪花。 生2:他们一共做了46朵花,送给幼儿园一些后还剩20朵。 师:大家说的可真好,请你再想一想,根据图上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送给幼儿园多少朵纸花? 师:提的问题可真棒!联系前面的已知条件,说一说,解答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为什么? 生1:用减法计算,做的总数减去剩下的,就是送给幼儿园的。 生2:他们一共做了46朵纸花,这些纸花分成两部分,一部分送给幼儿园了,另一部分是剩下的20朵,求送给幼儿园多少朵纸花,从纸花总数里去掉剩下的部分,就是送给幼儿园的纸花朵数。所以用46-20。 师:你分析得真细致!46是总数,求其中的一部分,就用总数减去另一部分。 师:怎么计算46-20 = (朵)呢? 师:请大家联系我们之前学习的减法计算,先独立想一想,可以用小棒摆一摆,同桌互相说一说计算的道理,最后全班交流。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指导交流。 师:你是怎么想怎么算的?说出来和大家交流。 生1:我是摆小棒算的:计算46-20=?,先摆4捆6根小棒表示4个十6个一,求46-20等于多少,是从46里面去掉20,用小棒表示就是从4捆6根小棒里去掉2捆,还剩2捆6根。4个十6个一去掉2个十,还剩2个十6个一,也就是26,所以46-20=26。 生2: 我是这样算的,把46看成40和6,先算40减20等于20,再算20加6等于26。用算式表示就是40-20=20,20+6=26。 师引导学生对比发现两种算法共同的算理。 师:一个是根据摆小棒直接算,一个是把两位数拆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步计算,大家把两种算法放在一起对比,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先摆4捆6根小棒表示46,计算46减20,从整捆的小棒里去掉2捆,就是从4个十里面去掉2个十,用算式表示是40-20=20,再把2捆和6根小棒合在一起,用算式表示是20+6=26。 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