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22709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教学课件(共27张PPT)

日期:2025-05-1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4次 大小:96758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5课,十月革命,胜利,苏联,社会主义,实践
  • cover
(课件网) 导入新课 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 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词》 ▲毛泽东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列宁 列宁主义是连接马克思主义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桥梁。 俄国发展线索 沙俄 1547年—1917年 苏俄 苏联 俄罗斯 1917年—1922年 1922年—1991年 1991年以后 时空坐标 目 录 CONTENTS 顺势而生—列宁主义的形成 一 二 惊世之举—十月革命的胜利 三 探索之旅—社会主义的实践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俄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1913年按人口计算,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5,法国的1/4。 ———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在俄国统治者眼里,农民阶级是畜生,必须施以恫吓、束缚和监视。用皮条编成的两米长的皮鞭,只需一鞭即可使人皮开肉绽,于是成了沙皇统治威严的象征。……世纪之交的俄国农民的生活是十分贫苦的。1861年获得解放以后,高额的地租和频繁的饥荒,许多农民的生活条件比以前恶化了,俄国无产阶级受剥削、压迫特别严重,工作时间一般长达10小时,但工资低微。 ———《人类文明图鉴·战乱中的世界》 1、历史背景 经济: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但落后于他国 政治:沙皇专制统治持续强化,社会矛盾尖锐 阶级:工业发展推动无产阶级壮大,力量增强 一、顺势而生—列宁主义的形成 1898年3月,彼得堡、莫斯科、基辅等地的斗争协会代表在明斯克召开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列宁因被流放没能出席这次大会。会议宣告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900年12月,列宁在国外创办了《火星报》,通过秘密方式运回国内,在工人群众中散发,它对于宜传马克思主义,提高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发挥了重要作用。以《火星报》为纽带,列宁将俄国各地的马克思主义者团结到自己同围,为建立一个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作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组织:社会民主工党成立,展开有组织的工人运动 思想:列宁创办《火星报》,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 一、顺势而生—列宁主义的形成 1、历史背景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 在中央委员会选举中,列宁的拥护者获得多数,……被称作布尔什维克(“多数派”音译),其对立面被称作孟什维克(“少数派” 音译)。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完成了建党任务,但同时也形成了理论上、政治路线上存在深刻分歧的两大对立派别,这种对立最终导致组织上的分道扬镳。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一、顺势而生—列宁主义的形成 2、形成标志: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帝国主义理论 对俄国的认识 革命获盛理论 建立政权方式 4、历史意义 洞悉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新特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一、顺势而生—列宁主义的形成 3、主要内容 客观 经济 政治 导火线 主观 阶级 组织 同盟军 思想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 沙皇专制统治持续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一战激化了各种矛盾,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俄国无产阶级发展壮大且革命性强。 布尔什维克党逐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