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在夏、商、西周时期,最高统治者维护自己和本阶级的统治、维护当时严密的阶级结构和森严的等级关系的手段以及当 时的社会阶级状况,是学生了解夏、商、西周时期社会与国家概貌的极其重要的一课。本课分为三个子目:“西周的分封制”主要介绍了最高统治者周王是如何通过分封制来维 系等级关系、管理广大地区的。“贵族平民和奴隶”介绍了当时的阶级结构和不同阶级的社会地位、社会分工情况。“军队、刑法与礼仪教化”向学生描述了奴隶社会的国家机器,指出了奴隶主阶级是通过暴力镇压和礼仪教化相结合的双重手段来统治人民。 二、学情分析 这一课概念性知识偏多,内容较为枯燥和抽象,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非常重要。同时,学生对夏、商、西周也应该具备一定的相 关知识储备,从而,对概念的探究有兴趣。 三、教学和学习目标 1.学习西周的分封制,说出西周分封制的内容,了解奴隶 社会管理国家的方法和手段。 2.编演历史短剧,模拟西周分封的情景,增强合理的历史想象能力。 3.通过对“分封制”、“礼仪教化”内容的学习,了解中国古代尊祖敬宗这一优良传统形成的历史渊源。 四、教学理念和方式 在这一课,教师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只有老师采取了合理的引导方式,找到一个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发挥思维的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历史 想象力 ,从而理解本课较为枯燥、抽象的概念。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激活课堂的主体,使学习主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教师必须要钻研教材,研究教材中出现的概念,争取用 深入浅出的办法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为此,教师必须找到合理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乐于接 受,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组织学生编演历史短剧,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包括剧本、角色搭配等。 (二)教学过程 1.问题导入 ①统治者打下了江山,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后,管理范围空前扩大,这时候,他迫切要做什么事情呢? ②如果你是西周的统治者,你会想什么方法来管理自己的国家?说说你的设想。 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西周的统治者是怎样管理自己的国家的。 2.学习新课 ①自主尝试,点拨授法。 A.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西周统治者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管理空前扩大的领土? B.西周统治者把管理地方的人称作什么?他们跟周王有什么关系?这些人为什么愿意接受派遣去管理地方? C.周王把土地和臣民分封给诸侯后,周王又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控制诸侯王? D.周王通常把诸侯国设在哪些区域呢? E.周王分封主要是自己的子弟和同姓,为什么还要分封功臣和前代的贵族后裔? ②发挥想象,自主探究。 A.演历史短剧———西周分封的情景。 B.6位同学分别扮演周王,谪长子,周的二儿子,侄子(代表同姓),功臣以及夏、商等前代贵族的后裔。台词内容包括:周王如何授土、授民;受封者如何接受分封,并对周王表示孝忠;为什么对受封者分封;分封什么东西等。让学生们一边观看一边思考老师在前面提出的问题。 C.画出西周分封制的示意图,说一说分封制有什么作用。 ③启发诱导,鼓励释疑。 A.夏、商、西周社会有哪些阶级?夏、商、西周是依据什么确定等级身份? B.贵族、平民和奴隶,他们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C.设计一幅西周社会网络示意图。 D.残酷的压迫必然会引起平民和奴隶的反抗,奴隶主贵族又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呢? ④自主检测,巩固评价 A.能够理解分封制,并说出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B.能读懂分封制的示意图。 3.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夏、商、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