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2 第二节 第1课时 南水北调和西气东输 A组必备知识基础练 [2024云南昆明月考]南亚印度河流域干旱频繁,水资源不稳定,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下图示意印度河流域。据此完成1~2题。 1.印度河流域即使处于湿季依然干旱频发,主要是因为( ) A.冰雪融水少 B.植物蒸腾强 C.降水变率大 D.降水总量少 2.印度河中游地区从甲处调水到乙处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灌溉面积 B.改善航运条件 C.减轻洪涝灾害 D.发展淡水养殖 2022年2月22日,“引汉济渭”输水隧洞全线贯通。自此,一江清水将突破万重山峦到达渭河平原,润泽古都、惠及三秦。该工程秦岭段采用隧洞引水,以避开生态敏感区。下图为该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秦岭段采用隧洞引水方式的主要原因是( ) A.防止水分蒸发 B.保护生态环境 C.实现自流供水 D.增加供水量 4.该调水工程对渭河平原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缓解用水紧张状况 B.缓解水土流失状况 C.促使地下水位下降 D.极大提升渭河航运 下图是我国“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初步走向示意图。读图,完成5~7题。 5.二线管道与一线管道两线分界点地名和二线管道到达的最南城市分别是( ) A.兰州、上海 B.中卫、南宁 C.鄯善、南宁 D.靖边、广州 6.二线工程的天然气主要从国外输入,下列国家或地区最有可能成为主气源地的是( ) A.乌克兰 B.俄罗斯 C.西亚 D.哈萨克斯坦 7.该工程建设对于东部沿海地区的环境意义是( ) A.促进减排除污 B.缓解能源紧缺 C.改善水体质量 D.保证能源安全 [2024河南南阳月考]目前我国长距离氢气运输的主流方式是长管拖车公路运输,这种方式成本较高、效率较低,制约了相关产业链发展。2023年4月,我国首条“西氢东送”输氢管道示范工程被纳入《石油天然气“全国一张网”建设实施方案》,标志着我国氢气长距离输送管道进入新发展阶段。“西氢东送”起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终点位于北京市,是我国首条跨省份、大规模、长距离的纯氢输送管道。项目一期运力达10万吨/年,将用来替代京津冀地区现有的化石能源制氢,大力缓解我国绿氢供需错配的问题。据此完成8~10题。 8.推测限制我国管道输氢大规模应用的因素是( ) A.运输成本 B.运输技术 C.运输效率 D.运输距离 9.乌兰察布制造绿氢的主要能源为( ) ①风能 ②核能 ③水能 ④光能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0.“西氢东送”可以有效( ) A.缓解北京交通拥挤状况 B.缩短内地氢气运输距离 C.减少两地化石能源使用 D.降低北京氢气使用成本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俄原油管道二线起点位于漠河,终点位于大庆,全长约940千米。该管道穿越黑龙江和嫩江的发源地以及500千米原始森林无人区和多年冻土地带,经历了漫长冬季和最低-50 ℃的极寒考验,中俄原油管道二线大部分施工时间选择在冬季。 (1)简述中俄选择管道运输石油的好处。 (2)说出中俄原油管道二线建设中遇到的主要自然障碍。 (3)分析中俄原油管道二线的建成对大庆的有利影响。 B组关键能力提升练 滇中地区是我国干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滇中引水工程,从丽江市石鼓镇金沙江上游取水,沿线经过丽江、昆明、红河等6个州市,终点为红河新坡背,输水线路隧洞比例高达91.9%。结合滇中引水工程路线图,完成12~13题。 12.滇中干旱主要发生的季节及原因是( ) A.冬春季节 降水时间分布不均 B.冬春季节 地表水渗漏严重 C.夏季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 D.夏季 气温高,蒸发旺盛 13.滇中引水工程输水线路隧洞比例高的原因是( ) A.技术水平较高 B.表土冻融频繁 C.沿线污染严重 D.地形崎岖不平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与经济社会发展空间格局不匹配,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实现资源均衡利用是解决缺水地区水资源紧缺的主要手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