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25331

第三章素养综合练--2025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2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04-28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9次 大小:7112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三章,必修,答案,练习题,同步,选择性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2 第三章素养综合练 一、选择题 [2022·山东卷]双核结构是指在某区域内由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门户城市及其连线构成轴线,由此引领和推动所在区域发展的一种空间结构现象。下图为沈阳—大连双核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沈阳—大连双核结构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两城市(  ) A.在区位和功能上存在互补 B.在地域文化方面存在互补 C.交通便捷且空间距离较近 D.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相近 2.沈阳—大连双核结构有利于(  ) ①促进大连市建成东北地区中心城市 ②促进沈阳—大连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③增强沈阳市对辽中南地区的辐射功能 ④提高沈阳和大连两城市传统工业比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1·江苏卷]近年我国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将珠三角城市群(广东省9个城市)升级为粤港澳大湾区(9+2)。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图。据此完成3~5题。 3.相比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更易建立区域统一大市场的有利条件是(  ) A.行政管辖关系 B.经济发展水平 C.风俗习惯差异 D.人口规模结构 4.粤港澳大湾区空间结构更接近(  ) A.单核多中心结构 B.双核多中心结构 C.多中心网络结构 D.核心边缘结构 5.将粤港澳大湾区定位为世界级城市群,香港发挥的最大优势体现在(  ) A.旅游观光 B.生产加工 C.消费市场 D.对外联系 [2023·广东卷]珠江三角洲地区某侨乡村,现存大量古建筑和水上碉楼。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随着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快速推进,该村人口持续外流,村落逐渐空心化。近10年来,该村特色产业发展迅速,回流人口明显增多,成为乡村振兴的成功范例。据此完成6~7题。 6.导致该村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人口持续外流的主要原因是(  ) A.前往海外寻亲访友 B.被城市就业机会吸引 C.人口已超合理容量 D.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 7.近10年来,该村发展迅速的特色产业最可能是(  ) A.农业种植和水产养殖 B.公共卫生和文化教育 C.旅游服务和文化创意 D.先进制造和科技研发 都市圈功能分工指数可反映都市圈内“生产性服务业在中心城市集聚、制造业在外围城市集聚”的城市分工特点,指数值越大,表明分工程度越高。下表为2008年、2015年和2019年我国三个都市圈功能分工指数值。据此完成8~9题。 名称 2008年 2015年 2019年 上海都市圈 3.45 5.21 6.54 兰州都市圈 2.20 2.36 2.78 合肥都市圈 2.16 0.81 0.97 8.从区域空间组织视角考虑,与2008年相比,2019年上海都市圈内(  ) A.各城市间的信息流大幅降低 B.城市间功能互补性明显减弱 C.中心城市辐射能力显著提升 D.中心城市制造业多样化增强 9.根据合肥和兰州两个都市圈的功能分工指数值变化,可以判断(  ) A.兰州市生产性服务业产值降低 B.兰州都市圈的地域范围扩大 C.合肥市受上海都市圈影响较大 D.合肥都市圈的城市数量增多 下图为某年西安和成都经济辐射能力示意图,图中数值越大,表明城市在该要素上的辐射力越强。据此完成10~11题。 10.与成都相比,西安(  ) A.经济规模辐射能力更强 B.信息和交通通道更畅通 C.资金和技术实力更雄厚 D.人流和物流辐射能力更强 11.为进一步提高西安市经济辐射力,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②广泛开展对外交流合作 ③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④提高西安市的行政等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022·山东卷]嘉峪关地处河西走廊中部,1955年该地区发现铁矿,1958年依托国家“一五”计划重点项目建立钢铁厂,1965年设嘉峪关市。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嘉峪关市逐步形成了以冶金为主的工业体系。2019年,该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7∶62.8∶35.5。据此完成12~13题。 12.该市第一产业比重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交通运输 B.自然资源 C.市场需求 D.劳动力 1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