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 整体感知·自我新知初探 [学习任务] 1.分析得出串联和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的关系,并理解其含义,体会严谨的推理过程。 2.掌握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的关系,能计算串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3.应用串并联电路规律分析电流表及电压表的改装原理。 [问题初探] 问题1.串联电路的电流有什么特点? 问题2.并联电路的电流有什么特点? 问题3.怎样将小量程的电压表改装成大量程的电压表? [提示] 问题1.电流处处相等。 问题2.与支路电阻成反比。 问题3.串联较大的电阻 [自我感知] 经过你认真的预习,结合你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认识,请画出本节课的知识逻辑体系。 探究重构·关键能力达成 [链接教材] 如图所示是教材中电阻的串联和并联两种连接方式,如果将图中的两个电阻看成一个电阻,其阻值分别是多大? 知识点一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1.串联电路 把几个导体或用电器_____连接,接入电路的连接方式,如图甲所示。 2.并联电路 把几个导体或用电器的一端_____,另一端也_____,再将两端接入电路的连接方式,如图乙所示。 依次首尾 连在一起 连在一起 3.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特点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电流 关系 各处电流_____,即I=_____ 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_____,即I=_____ _____ 电压 关系 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_____,即U=_____ 总电压与各支路电压_____,即U=_____ _____ 相等 I1=I2=…=In 之和 I1+I2+ …+In 之和 U1+U2+…+Un 相等 U1=U2 =…=Un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电阻 关系 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_____,即R=_____ 之和 R1+R2+…+Rn 倒数之和 如图所示,城市的夜景变得越来越好看了,尤其是亮化提升后的照明和灯光秀让我们的城市夜色绚丽多彩,让市民的夜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问题1.那么这些灯是怎么连接的呢? 提示:有些灯是串联连接的,有些灯是并联连接的。 问题2.如果灯是串联连接,各电阻两端电压有什么特点? 提示:电阻两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 问题3.如果灯是并联连接,若某一电灯的灯丝断了,其他电灯还能正常使用吗? 提示:能。 3.串、并联电路总电阻的比较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R总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R总 不同点 n个相同电阻R串联,总电阻R总=nR R总大于任一电阻阻值 R总小于任一电阻阻值 一个大电阻和一个小电阻串联时,总电阻接近大电阻 一个大电阻和一个小电阻并联时,总电阻接近小电阻 相同点 多个电阻无论串联还是并联,其中任一电阻增大或减小,总电阻也随之增大或减小 【典例1】 (串联电路的特点)(多选)电阻R1、R2、R3串联在电路中,已知R1=10 Ω,R3=5 Ω,R1两端的电压为6 V,R2两端的电压为12 V,则( ) A.电路中的电流为2.4 A B.电路中的电流为0.6 A C.电阻R2的阻值为20 Ω D.三只电阻两端的总电压为21 V √ √ √ 【典例2】 (并联电路的特点)电阻R1的阻值为6 Ω,与电阻R2并联后接入电路中,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1∶I2=3∶2,则R2的阻值和总电阻的阻值分别是( ) A.4 Ω,3.6 Ω B.9 Ω,4.5 Ω C.4 Ω,2.4 Ω D.9 Ω,3.6 Ω √ 【典例3】 (混联电路的分析与计算)由四个电阻连接成的电路如图所示。R1=8 Ω,R2=4 Ω,R3=6 Ω,R4=3 Ω。 (1)求a、d之间的总电阻; (2)如果把42 V的电压加在a、d两端,则通过每个电阻的电流是 多少? [答案] (1)14 Ω (2)3 A 3 A 1 A 2 A 1.小量程电流表G(表头)的三个参量 知识点二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电路结构 2.电表改装原理 (1)电压表改装:将表头_____一个较____电阻,常被称作分压电阻,如图所示。 串联 大 (2)电流表改装:将表头_____一个较____电阻,常被称作分流电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