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导体的电阻 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 整体感知·自我新知初探 [学习任务] 1.理解电阻的概念,进一步体会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2.通过对决定导体电阻的因素的探究,体会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 3.知道电阻定律及其表达式,理解电阻率的物理意义,了解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 4.知道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说出什么是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 [问题初探] 问题1.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吗? 问题2.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问题3.影响电阻率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 问题1.不是,电阻的大小由导体本身的性质决定,与导体两端是否加电压,导体中是否有电流无关。 问题2.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有关. 问题3.材料和温度 [自我感知] 经过你认真的预习,结合你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认识,请画出本节课的知识逻辑体系。 探究重构·关键能力达成 1.定义:导体两端的电压与导体中电流的_____。 2.定义式:R=_____。 3.物理意义:反映导体对电流的_____作用的物理量。 4.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的单位是_____,简称欧,符号是___。常用单位还有kΩ、MΩ,1 MΩ=_____ kΩ=_____ Ω。 知识点一 电阻 比值 阻碍 欧姆 Ω 103 106 如图所示的图像为金属导体A、B的U-I图像。 问题1.对导体A(或导体B)来说,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 提示:对导体A(或导体B),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问题2.U与I的比值有什么特点? 提示:导体A或导体B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是个定值,但两者的比值不相等。 问题3.对导体A、B,在电压U相同时,谁的电流小?谁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 提示:电压相同时,A的电流小,说明A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 【典例1】 (对电阻的理解)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B.导体的电阻越大,则电流越大 C.加在某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越大,其电流不一定越大 D.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电流的比值 √ 【典例2】 (对导体电阻与欧姆定律的理解)(多选)已知两个导体的电阻之比R1∶R2=2∶1,那么( ) A.若两导体两端电压相等,则I1∶I2=2∶1 B.若两导体两端电压相等,则I1∶I2=1∶2 C.若导体中电流相等,则U1∶U2=2∶1 D.若导体中电流相等,则U1∶U2=1∶2 √ √ 1.导体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及材料的定量关系 如图所示,a、b、c、d是四条不同的金属导体。在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三个因素中,b、c、d跟a相比,分别只有一个因素不同。 知识点二 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导体的电阻率 用电压表分别测量a、b、c、d两端的电压,就能知道它们的电阻之比。这样就可以得出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这三个因素与导体电阻的关系。 (1)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b与a,长度_____,横截面积、材料相同。比较a、b的电阻之比与它们的长度之比。 (2)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c与a,横截面积_____,长度、材料相同。比较a、c的电阻之比与它们的横截面积之比。 (3)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d与a,材料不同,长度、横截面积_____。比较a、d的电阻是否相等。 不同 不同 相同 2.电阻定律 (1)内容: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R与它的长度l成_____,与它的横截面积S成_____;导体电阻还与构成它的_____有关。 (2)公式:R=_____,式中ρ叫作这种材料的电阻率。 3.导体的电阻率 (1)概念:电阻率是反映导体_____性能的物理量,是导体材料本身的属性,与导体的形状、大小_____。 (2)单位:_____,符号为_____。 (3)影响电阻率的两个因素:材料和温度。 (4)超导现象:一些金属在温度特别低时电阻可以_____的现象。 正比 反比 材料 导电 无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