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名篇佳作卷帙浩繁,在中华文明中蔚为壮观。今天,我们学习的五首诗词曲,用最精练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发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让我们漫步于古诗苑,含英咀华,来品味我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接受一次美的洗礼。 新课导入 《诗词曲五首》 第二十三课 学习目录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十五从军征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过零丁洋 山坡羊 潼关怀古 1.了解诗词曲不同体裁的特点。 2.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 3.理解作品的内涵,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 《乐府诗集》 十五从军征 课程导入 从古至今,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就一直存在着战争,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组图片,我想请同学们一起来观看。 课程导入 声声炮响,厄运降临:流血,死亡,毁灭。多少绝望,多少悲伤,多少撕心裂肺地哀号……美丽的城市阴霾重重,繁华的都市废墟片片! 课程导入 看完了这组图片,你想说些什么 战争是无情的,是残酷的,战争是可怕的,它给世人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它让多少人流离失所,让多少人家破人亡啊。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和战争有关的古诗———《十五从军征》,让我们通过这首古诗去感受战争给人们造成的苦难。 汉朝时,北部边界时常受到匈奴的威胁,战乱频繁。统治阶级大量征兵,兵役沉重,有些人的一生几乎都葬送在服兵役的痛苦中,这首诗就写了一个老兵回家后见不到亲人的痛苦经历。 背景链接 乐府: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订乐谱的机构,叫“乐府”。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简称乐府。乐府诗多收录在宋人郭茂倩汇编的《乐府诗集》中。 《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南北双璧”。 最大的特点:叙事性强,语言朴素自然。 文体知识 松柏冢 累累 狗窦 雉 舂谷 羹饭 饴 zhì zhǒnɡ lěi lěi dòu chōnɡ ɡēnɡ yí 字词运用 字词释义 道逢: 阿: 冢累累: 狗窦: 雉: 旅谷: 井: 旅葵: 舂谷: 持: 羹: 一时: 饴: 在路上遇到。 用在某些称谓或疑问代词等前面,没有实在意义。 坟墓众多的样子(一个连着一个)。 给狗出入的墙洞。 野鸡。 野生的谷子。旅,植物未经播种而生。 野生的葵菜。 用蒸煮等方法做成的糊状食物,这里指用蔬菜煮的羹。 同“贻”,送给。 一会儿。 拿着。 用杵臼捣去谷物的皮壳。 这里指井台。 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1.再读诗歌,思考这首诗围绕老兵的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谋篇结构巧妙自然,请简要分析。 返乡经历:始得归———归途中———返回家中———出门东向看 情感变化:盼归家,想知道“家中有阿谁?”(喜忧) 希望落空(忧) 彻底失望(悲) 悲哀流泪,心茫然(悲) 新课讲解 2.简述“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有何含义? 诗中的“十五”“八十”写出了什么? 开头两句,统摄全诗,高度概括了主人公的一生。 运用夸张的手法,说明主人公从军时间之长,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不合理。 新课讲解 3.赏析: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老兵在回乡的途中就打听家中的情况,表现出老兵久别家乡,急于了解家中亲人的状况。 4.名句赏析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作者没说室内无人,而是描写野兔见人钻进家畜窝中自以为得所,野鸡惊飞落到屋内梁上自以为安的情景;老兵没有直书庭园荒芜杂乱,只摄取了井边、中庭随意生长的葵菜和谷物两个“镜头”,人去屋空,人亡园荒,更其形象倍伤人心神。一个风尘仆仆的老人,站在曾经炊火融融、庭园整洁的“家”的面前,孑然一身,形影茕茕,盼望了六十五年可又无一亲人相迎的家,竟然比想象的还不堪十倍、百倍........作者没有直接抒写渲染感情,作品却收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