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素养阅读 一、对比阅读:赤壁之战。 【选文一】 ①东汉末年,曹操率大军南下,想夺取位于江南的东吴。东吴都督周瑜调兵遣将,驻守在赤壁,同曹操隔江对望。 ②周瑜和部下黄盖商议:“我军与曹军兵力悬殊,这场仗应该怎么打 ”黄盖献上火攻之计.并表明愿诈降助攻。于是周瑜同黄盖约定:黄盖先假装投降曹操,趁机接近他们,以便放火。周瑜依计将黄盖打了一顿。于是,黄盖写了一封信给曹操,说自己愿意脱离东吴,带兵士投奔曹操。曹操果然上了当。 ③这一天,东南风很急,江面上波浪滔天,曹操正在船头迎风眺望,忽然有个兵士报告说:“江南隐隐约约有些帆船,趁着东南风向北岸驶来。”曹操定睛一看,果然有一队帆船直向北岸驶来,不一会儿已经来到江心,船头的大旗上分明写着一个“黄”字。曹操笑着说:“黄盖没有失信,果然来投降了。” ④不错,趁着东南风来的正是黄盖的船,一共二十条,都用幔子遮着,船里既不是兵士,也不是粮草,而是芦苇干柴,上面铺着硫黄等引火之物。还有几条小船拴在大船后面。 ⑤黄盖的船把帆张足,快得像离弦的箭。周瑜带着兵船跟在后面。 曹操只认为是黄盖来投降了,很高兴,毫无防备。 ⑥船队离曹操的船队只有一千米左右的时候,黄盖叫兵士们把二十船芦苇干柴一齐点着,大家上了小船,解了缆绳,让这二十条火船趁着东南风冲进曹操的船队。 曹操的战船被铁索连着,没法散开,一下子都着了火。火又蹿上岸去,岸上的兵营也烧了起来。哭声喊声混成一片,曹操的人马烧死的、淹死的不计其数。曹操坐小船逃上北岸,忽听得背后鼓声震天,周瑜的兵追来了。曹操见手下的兵将丢盔弃甲,无心应战,只得带着他们从华容道逃跑了。 【选文二】 是时东风大作,波浪汹涌。操在中军遥望隔江,看看月上,照耀江水,如万道金蛇,翻波戏浪。操迎风大笑,自以为得志。 忽一军指说:“江南隐隐一簇帆幔,使风而来。”操凭高望之。报称:“皆插青龙牙旗。内中有大旗,上书先锋黄盖名字。”操笑曰:“公覆来降,此天助我也!”来船渐近。程昱观望良久,谓操曰:“来船必诈。且休教近寨。”操曰:“何以知之 ”程昱曰:“粮在船中,船必稳重;今观来船,轻而且浮。更兼今夜东南风甚紧,倘有诈谋,何以当之 ”操省悟,便问:“谁去止之 ”文聘曰:“某在水上颇熟,愿请一往。”言毕,跳下小船,用手一指,十数只巡船,随文聘船出。聘立于船头,大叫:“丞相钧旨:南船且休近寨,就江心抛住。”众军齐喝:“快下了篷!”言未绝,弓弦响处,文聘被箭射中左臂,倒在船中。 船上大乱,各自奔回。 南船距操寨止隔二里水面。 黄盖用刀一招,前船一齐发火。 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烟焰障天。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曹寨中船只一时尽着;又被铁环锁住,无处逃避。 隔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面上,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地。 曹操回观岸上营寨,几处烟火。黄盖跳在小船上,背后数人驾舟,冒烟突火,来寻曹操。操见势急,方欲跳上岸,忽张辽驾一小脚船,扶操下得船时,那只大船,已自着了。 张辽与十数人保护曹操,飞奔岸口。 (节选自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 1.下列对选文二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使风而来(利用风力,张帆行船) B.倘有诈谋(假如) C.盲未绝(绝对) 2.用简洁的语言把火烧赤壁的过程补充完整。 3.(新角度)比较两篇选文的异同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 )误(×)。 (1)内容相同:都讲述赤壁之战,且选文二与选文一第③至⑥自然段内容大体对应。 ( ) (2)语言风格不同:选文二保留了古典名著的原貌,选文一则更加通俗易懂。( ) (3)情节相同:两篇选文都有程昱发现来船异常,提醒曹操注意,并带兵阻止的情节。 ( ) 4 结合两篇选文可知,画“ ”的句子中“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