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26079

第五章 章末测评验收卷(五)(课件 练习,共2份)粤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

日期:2025-05-12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1次 大小:15819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五,第三,必修,选择性,2019,教版
    章末测评验收卷(五) 原子与原子核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0年1月10日,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为核潜艇研制和跨越式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物理学史上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1896年贝可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揭开原子核内部信息,认为原子核是可分的,从原子核内部释放的射线有α射线、β射线、X射线、γ射线 汤姆孙通过α粒子轰击铍核(Be)获得碳核(C)的实验发现了中子 玻尔理论成功解释了大量原子光谱规律,其局限性在于保留了经典粒子的观念 卢瑟福预言了中子的存在,查德威克通过实验发现了中子 2.日本政府将稀释过的核废水排入大海,引发世界一片哗然。福岛核电站的核废水中放射性物质“氚”难以清除。关于“氚”的一个核反应方程为H+H→He+X,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反应后总结合能变大 核反应产物中的X粒子为e 反应前后核子的总质量相等 该核反应也是世界各地正在运行的核电站中的主要核反应 3.1919年,卢瑟福用氦核轰击氮原子核,发现产生了另一种元素,该核反应方程可写为:He+N→X+Y。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m=16,n=1 m=17,n=1 m=16,n=0 m=17,n=0 4.中国的“人造太阳”在1.2亿摄氏度下,成功“燃烧”101秒,标志着我国核聚变研究又获得重大突破,也为人类获得可控核聚变能源奠定了商用的物理和工程基础。下列关于核聚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 核聚变反应前后满足电荷数与质量守恒 太阳释放的巨大能量是核聚变产生的 N+He→O+H是聚变反应 原子弹释放的能量是核聚变产生的 5.下列四幅图涉及不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图中,链式反应属于轻核的聚变 乙图中,原子核D和E聚变成原子核F要放出能量 丙图中,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发现了质子和中子 丁图中,原来有1 kg氡222,经过一个7.6天,有 kg的氡原子核发生了衰变 6.太阳内部核反应的主要模式之一是质子—质子循环,循环的结果可表示为4H→He+2e+2ν,已知H和He的质量分别为mp=1.007 8 u和mα=4.002 6 u,1 u=931 MeV/c2,c为光速。在4个H转变成1个He的过程中,释放的能量约为(  ) 8 MeV 16 MeV 26 MeV 52 MeV 7.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处于n=4能级的一群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子再照射到逸出功为2.29 eV的某金属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共有10种不同频率的光子辐射出来 共有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现象 从金属板上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可能为10.46 eV 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时发出的光波长最短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8.(2024·广东湛江高二期末)2021年10月14日18时5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该星将实现国际首次太阳Ha波段光谱成像的空间探测,填补太阳爆发源区高质量观测数据的空白,提高我国在太阳物理领域的研究能力,对我国空间科学探测及卫星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假设太阳中的核反应为:H+H→He+X,其中H的质量为m1,比结合能为E1,H的质量为m2,比结合能为E2,He的质量为m3,比结合能为E3,X的质量为m4,比结合能为E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X是中子 E4大于0 该核反应的质量亏损为Δm=m3+m4-m1-m2 该核反应释放的能量为E=4E3-3E2-2E1 9.在匀强磁场中,一个原来静止的原子核,由于衰变放射出某种粒子,衰变过程动量守恒,结果得到一张两个相切圆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