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26160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五章1原子核的组成课件(38页ppt)+学案

日期:2025-04-19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7次 大小:41611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原子核,ppt,38页,课件,组成
    1.原子核的组成 [学习任务] 任务1.了解放射现象和放射性元素。 任务2.知道三种射线的特性,了解原子核的组成,会正确书写原子核符号。 任务3.通过对原子核结构的探究,感悟探索微观世界的研究方法,强化证据意识和推理能力。 [问题初探] 问题1.射线来自哪里?放射现象说明了什么? 问题2.三种射线通过电(或磁)场时径迹有何特点? 问题3.三种射线的穿透能力有何特点? 问题4.怎样确定质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思维导图]  天然放射现象 射线的本质 [链接教材] 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铀和含铀的矿物能够发出看不见的射线,它能穿透黑纸使照相底片感光。 思考一下,是太阳激发铀发出荧光,还是铀自身发出射线使底片感光呢?什么是天然放射现象呢?有的装饰建材为什么会有放射性?是否可以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消除其放射性呢? 提示:是铀元素自身发出射线使底片感光;物质发出射线的性质称为放射性,放射性元素自发地发出射线的现象叫作天然放射现象;装饰建材中含有放射性物质时就会发出射线,从而具有放射性;由于放射性是原子核本身的性质,故不能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消除其放射性。 1.天然放射现象 (1)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铀和含铀的矿物能够发出看不见的射线。 (2)放射性:物质发出射线的性质。 (3)放射性元素:具有放射性的元素。 (4)原子序数大于83的元素,都能自发地发出射线,原子序数小于或等于83的元素,有的也能发出射线。 (5)玛丽·居里和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发现了两种放射性更强的新元素,命名为钋、镭。 2.三种射线 (1)α射线:是α粒子流,其组成与氦原子核相同。速度可达到光速的,其电离能力强,穿透能力较弱,在空气中只能前进几厘米,用一张纸就能把它挡住。 (2)β射线:是电子流,速度可以接近光速,它的电离作用较弱,穿透能力较强,很容易穿透黑纸,也能穿透几毫米厚的铝板。 (3)γ射线:呈电中性,是一种电磁波,波长很短,在10-10 m以下,它的电离作用更弱,但穿透能力更强,甚至能穿透几厘米厚的铅板和几十厘米厚的混凝土。 [微提醒] 三种射线的穿透能力示意图 放射性元素释放出的α、β、γ三种射线进入带异种电荷的两板间的偏转情况如图所示。 问题1.①、②、③分别是什么射线? 问题2.α射线和β射线在电场中做哪种运动? 问题3.在相同的条件下,为什么β射线的偏移量大。 提示:1.由放射现象中α射线带正电、β射线带负电、γ射线不带电,结合在电场中的偏转可知,①是β射线,②是γ射线,③是α射线。 2.两种射线垂直进入电场做类平抛运动。 3.在同样的条件下,β粒子的偏移量大,粒子沿电场方向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偏移量x可表示为x=at2=·∝,所以,在同样条件下β与α粒子偏移量之比为=××≈37>1。 1.三种射线的判断方法 (1)磁偏转:放射源发出射线进入磁场后,出现三条不同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说明其中的两束射线是带电粒子。根据左手定则,可以判断出向左偏的是α射线,向右偏的是β射线。 (2)电偏转: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如图所示),沿电场线方向偏转的是α射线,逆着电场线方向偏转的是β射线。 2.对元素的放射性的理解 (1)元素的放射性与该元素的存在形式无关:放射性元素无论以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都具有放射性。 (2)放射性的强度不受温度、外界压强的影响。 (3)射线与原子核外的电子无关,射线来自原子核。 (4)元素的放射性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 【典例1】 (射线的判断)如图所示,放射源放在铅块上的细孔中,铅块上方有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已知放射源放出的射线有α、β、γ三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是α射线,乙是γ射线,丙是β射线 B.甲是β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