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27396

专题2 第一单元 第1课时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日期:2025-04-27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0次 大小:67108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专题,选择性,2019,苏教版,3份,练习
    第一单元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 第1课时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能举例说明原子结构模型发展演变的历程,认识基于实验证据建构和优化模型的思路,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2.理解电子云的概念,能用轨道和能级概念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一、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1.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演变 时间 科学家 主要贡献 主要观点 19世纪 道尔顿 原子有质量,不可分割 19世纪末 汤姆生 “        ———原子结构模型 1911年 卢瑟福     模型或行星模型(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做高速运动) 1913年 玻尔 (1)原子核外电子在一系列稳定的      上运动;(2)不同的原子轨道具有不同的能量,原子轨道的能量变化是     的;(3)原子核外电子可以在能量不同的轨道上发生     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 - - 量子力学模型 原子结构模型演变图示: 2.现代量子力学模型 (1)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当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简称基态),电子主要在原子核周围的    区域内运动。运动区域距离核近,电子出现的机会  ;运动区域距离核远,电子出现的机会  。 (2)电子云:用小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         所得到的图形。小点越密,表示电子在该区域内出现的机会越大。 (3)电子云轮廓图:是指量子力学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运动的主要区域。一般是将出现概率约为   的空间圈出来,制作电子云的轮廓图,称为        。如氢原子核外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的绘制: 1.正误判断 (1)电子的运动与行星相似,围绕原子核在固定轨道上高速旋转(  ) (2)电子云是笼罩在原子核外的云雾(  ) (3)核外电子只在原子轨道内运动(  ) 2.图a和图b分别是氢原子的电子云示意图和原子轨道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中的每个小点表示1个电子 B.图b表示电子只能在球体内出现 C.图b表明氢原子的轨道呈球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D.图a中的小点表示某一时刻电子在核外所处的位置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云表示电子在原子核外运动的轨迹 B.“量子化”就是不连续的意思,微观粒子运动均有此特点 C.玻尔理论不但成功解释了氢原子光谱,而且还能推广到其他原子光谱 D.通常用小点来表示电子绕核做高速圆周运动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 1.电子层 根据电子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认为原子核外电子处于不同的电子层上。 电子层(n) 1 2 3 4 5 6 7 符号 K L M N O P Q 特点 离核由  到  ,能量由  到   2.原子轨道与能级 (1)能级 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可以在        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其    也不相同,故可将同一电子层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    。轨道的类型不同,    不同,    也不同。人们常用小写的英文字母  、  、   、   分别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 (2)原子轨道 ①概念:电子在原子核外的一个     状态称为一个原子轨道。原子轨道是量子力学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运动的主要区域。 ②类型 原子轨道类型 形状 伸展方向 轨道数 可容纳的电子数 s p d - 5 5 10 f - 7 7 14 原子轨道的伸展方向    原子轨道数。 ③表示方法:原子轨道用        和              结合起来表示,如1s、2s、2p(2px、2py、2pz)、3d等。 ④电子层、原子轨道数、最多可容纳电子数的关系 电子层 1 2 3 4 n 原子轨道类型 1s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 - 原子轨道数目 1 1 3 1 3 5 可容纳的电子数 ⑤原子轨道能量高低 处于相同电子层的原子轨道 ns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